所以,這次集團重組之後,上市的事情也提上了日程。

還是霍夫琴科親自介紹上市方案。

“集團公司準備增發兩億新股,用來上市融資。增發後,公司總股本為十億股,原有的股東們按比例共佔八億股。根據貝萊德公司給出的專業意見,我們公司的估值大概能來到六百億美刀左右……”

原本,集團公司的股份,王業佔35%,霍夫琴科佔25%,俄氣工業集團佔20%,貝萊德佔10%,安聯和中金各佔5%。

但要是順利上市的話,有了那些增發股份後,各位股東手裡的股份佔比就要被稀釋了。

也就是每人的股份佔比乘以0.8就對了。

變成了,王業股份佔比26%,霍夫琴科20%,俄氣工業集團16%,貝萊德8%,安聯和中金各4%。

要是按照六百億美刀估值的話,那麼新增發的兩億新股,將能融資一百二十億美刀!

這可是一筆鉅款。

但其實,要不是因為目前形勢比較複雜的話,霍夫琴科和王業真的並不想讓集團公司上市。

悶聲發大財多好呀,只要幾位股東沒有問題,外人很難了解到集團內部的事情,像營收利潤之類,在上市後集團公司就要變得很透明瞭。

不過經過權衡利弊後,霍夫琴科還是決定把公司上市,王業也同意了。

因為這樣做的話,也能算是多一張“護身符”吧!

六百億美刀的估值,對於尤科斯集團來說,說實話並不算多高。

但也沒有辦法,這種傳統行業的公司嘛,估值一般都不會太高的,市盈率和高科技網際網路公司是無法比的。

“等公司順利上市,米哈伊爾總裁和霍夫琴科先生一定要到紐約來敲鐘,因為這將是最近幾年最大規模的一次上市融資!”貝萊德的代表興沖沖地說道。

上市的具體操作,王業也沒有太多過問。

這是和公司股份重組一起的,都是由霍夫琴科一手操辦。

王業的精力,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也就是應對來自“官面”上的壓力……

至於說上市時去敲鐘,估計王業到時可能會找個藉口不去,他的身份太過敏感。

加上他對老美那邊也不感興趣,有了上次的“陰影”後,總感覺那邊和他不對付,能不去就不去吧。

…………

今天的這次董事會,開得有點久。

從上午一直持續到下午五點多,就連中午飯,都是在集團內部餐廳簡單解決的。

會議上決定的事情比較多,牽涉到股權重新分配、董事長和總裁換人、公司上市等。

當然,只是做一些方向性的討論和決定,具體的事情,需要會後組織專門的團隊去做。

就像上市,他們幾個人幾句話就拍板決定了。

但其實上市可是一個大工程!

就算有貝萊德這種美利堅金融市場的巨無霸來託底,一樣需要很多程式要走。

不過以尤科斯集團的財務情況來看,上市肯定是毫無懸念的,畢竟這種超優質的公司,每個國家的證券市場都是極力爭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