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只有兩個國家(第2/2頁)
章節報錯
但這些東西,他又不能說,就算說了,也沒人信啊。
王業只能解釋道:“中國的經濟已經開始騰飛了,尤其是那裡有著大量的年輕勞動力,更可怕的是這些勞動力還都接受過教育,有基本的文化知識。現在的中國已經開始被人稱為世界工廠了,再往後發展,那麼它肯定能走上工業強國的道路。”
這個解釋聽起來挺有道理的。
倒是葛布列夫有點不服氣地追問道:“那印國呢?那裡的人口也不少啊,而且通用語言還是英語,這更具備融入西方的優勢吧。”
聽到他說阿三,王業不屑地笑了笑,說道:“他們先解決溫飽問題吧,談發展?那距離他們還很遠呢。”。
他認真地對王業說道:
“你的想法很不錯,如果未來真的像你說的那樣,那麼確實需要搶佔先機。
投資美國和中國的網際網路企業,沒有問題,不過我希望你也照顧一下我們國內的網際網路企業。
據我所知,這種公司前期是不可能盈利的,都要靠風投的資金往裡砸啊。
現在國家經濟比較困難,那些真正有錢的寡頭們,也不願意把錢扔到網際網路行業這個無底洞裡去。
所以,我希望你能為我們國家的網際網路行業,留下一些火種。”
這話裡的意思很明白,那就是讓王業不要把錢都花到國外,好歹也給國內留一點啊。
或許俄羅斯的網際網路公司在英文網際網路世界確實沒有優勢,但起碼不要把俄文網際網路的“地盤”給丟了吧……
王業很爽快地點了點頭,“我明白,現在我手裡有二十億美刀的資金可以用來風投。這些錢,起碼我會留下三五億美刀在國內,扶持起幾家有潛力的公司。”
其實老毛子這裡的網際網路人才也是蠻多的,還有數學、物理專業高手也特別多,有很多頂尖的程式設計師。
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俄羅斯彼得堡的聖光機大學在最權威的國際大學生程式設計競賽中,多年來一直壓制著斯坦福、加州理工等世界名校,拿下多次的團體冠軍!
還有莫斯科的物理技術學院,被稱為“俄羅斯的麻省理工”。
論教育,其實俄羅斯真的不輸於歐美髮達國家。
前蘇在教育上留下了太多牛逼的東西,冷戰時期,前蘇把教育提到國家安全戰略的高度,投入大量精力打造了一套非常高效的人才培養體制。
文化上,傑出的科學家、物理學家和數學家就跟歐美的搖滾明星一樣受到全民崇拜,政府投入大量資金到學校的STEM科目(科學、技術、工程、數學)上,50年代中國也向蘇聯學習了這套教育制度。
折磨無數中國學生的奧林匹克數學競賽就是前蘇在1934年開創的……
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國民佔比,俄羅斯也是遙遙領先全球,一直處於第一名!
可惜的是,因為前蘇解體留下的“後遺症”,以及社會動盪時期的經濟萎靡,俄羅斯錯過了網際網路發展的黃金時期。
導致大部分人才都外流了,本土並沒有成長起來幾個網際網路巨頭。
說到底,在那個時期,俄羅斯這裡沒有足夠的資金,也沒有合適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