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長安。

“這件事辦得好。如此一來,袁紹和袁術就少了很多資源,如此戰略性的壓制現在用出來真的是太舒服了。”劉協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看著商隊送上來的報告十分地開心。

原因無他,他在後世已經見識過這種手段的威力了。

只要在戰前對一個地區實施經濟制裁,甚至能夠不費吹灰之力便將這個地區攻破,在配合潛龍衛的活動,妥妥的就是ys革命。

雖然現在劉協的實力對於其他兩個諸侯來說肯定不是碾壓級別的,但是在經濟層面的應用,他可是要比這個時代的人多出千年的學識。

荀攸自然也是見識到了劉協這樣一番運作的恐怖威能,在他心目之中,劉協的形象似乎變得高大起來。

要說他荀攸在戰場之上善於用奇制敵,常常在敵人難以預料的地方發起進攻,那劉協這就是一樁妥妥的陽謀。

因為關中商隊在過去幾年利用關中獨有的商品在大漢四處獲利,積累了大量的財富。

而這些財富一部分進入到了劉協手中,更多的是留在了關中商隊之中,成為了原始的資本。

有了這些對於其他商隊都是碾壓性的財富以後,關中商隊便佔領了各個領域的關鍵採購權和分配權。

也就是說,這樣一個龐然大物儼然成為了其他商人眼中的噩夢,他們的生死都是由關中商隊說了算。

在這種壟斷之下,關中商隊便有了經濟制裁的作用,才會形成今天袁術沒有辦法從各處回購糧食的舉動。

再想遠一點,似乎當初結成商隊便是出自於劉協的一手策劃,也就是說劉協很有可能在以前就已經預想到了現在的情況,時間跨度整整有三年時間。

如此一番想下來,荀攸也是一陣目眩神迷。

要是劉協真的已經謀算到了這樣一步,這大漢到底還有誰能夠稱得上是他的對手呢?

此刻的荀攸似乎有了一種自愧不如的感覺。

“文若先生。 你去安排一番。袁術此人向來不愛惜百姓。若是沒有辦法從其他地方獲得糧食,那淮揚一帶的百姓必然會遭遇毒手,到時候一定會有流民出現。所以接手曹孟德地盤的時候一定要做好準備,從關中運些糧食過去先準備著。”劉協高興地對荀攸說到。

因為鍾繇是要坐鎮關中的,所以劉協只能將這個任務交給了荀攸。

由他再和荀彧交接,這樣也能更加方便一些。

“臣遵旨。”荀攸也是緩過神來便馬上回應起了劉協的話。

只是他的腦海之中依舊不停地再翻湧著劉協現在再關中釋出的奇特政令,想要從中看出是否是劉協在謀劃這一些什麼東西。

離宮的路上荀攸越想越覺得不簡單,無論是新辦教育還是改革軍制,似乎都是劉協在引導著。

但是效果往往都是格外地好,似乎劉協是站在了整個社會層面之上對著不好的地方便下猛藥,一頓操作以後他們這些局內人才能明白劉協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