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處理(第2/2頁)
章節報錯
他的作用就是用來教化百姓,行善積德,但是道教內部依舊內參與生產事務才行。
至於張魯會不會聽劉協的話,劉協表示自己並不關心。
沒有了張魯,他就會推出張璐,李魯。
他要的不過是一個宗教的領袖罷了,不一定是非要張魯才可以的。
“臣以為必須將其調到長安來。這也是為了以防萬一,我們後面改革漢中也就減少了阻力。”鍾繇在這個問題上面的態度還是非常明確的。
張魯調回來長安,不僅是在宗教上面有好處,在政治上面更是如此,所以這個話題也就算是結束了。
“那行。朕這就下道命令讓文遠把張魯給請回來。鍾師到時候給他安排一間好一點的道館,免得說我們怠慢了他。”劉協還是笑得很是開心地說到。
畢竟處理一個原本的諸侯,劉協心中還是很暢快的。
“臣自然省得。”鍾繇同樣是滿臉笑意回應了劉協。
“然後就是關於漢中建設的事情了。這件事情朕想的是將建章學院的學生安排過去學習,就算是作為助手也行。”劉協在紙上面一邊寫著給張遼的信件,一邊對著鍾繇說到。
“哦?陛下竟然有如此心思?”這回倒是讓鍾繇感到有點驚訝了,建章學院的學生在劉協看來怎麼都是寶,怎麼現在就願意放出去了呢?
“這倒也沒有什麼。這些學生在學院裡能學到的知識也都差不多了。建章學院一直都是處於封閉的狀態,朕也不想他們成為一些只會紙上談兵之人,所以那些年歲已經過了十七歲,並且已經休學完畢的人就全部趕出去吧。粗略統計了一番也有近百人了。”劉協滿臉驕傲地說到。
他之前就留意到學院裡面的年齡參差不齊,所以後來招生的時候就規定了是十歲。
而當初招來的那批孤兒中很多都是已經差不多成年的狀態了,劉協也就不能繼續把他們當小孩子對待了。
當然更重要的是, 現在能教給他們的東西並不多,劉協已經將自己身上的全部算數知識,蔡邕和其他的老師也已經將他能教的都傳授給了這幫學生了。
他們在某些方面可能不算精通,但是在處理政務上面應該也能夠得心應手才是的。
當然這不過是劉協的一點點想法,他放這批人出去也是想要實驗一番的。
“陛下所言極是。臣也是贊同的。”鍾繇也點點頭。
他不是沒有見識過那批孩子。
他們雖然沒有那麼豐富的閱歷,但是每一個人的基礎知識和視野都不是輕易能達到的。
這當然得益於建章學院的老師都不是一般人,更得益於他們自身的努力。
在鍾繇看來,這樣一批人無論放在那裡都不會太差。
“前番招賢令不是存下了一批待用的官員嗎?將他們也安排出去吧。他們在長安當助手這麼久了,經驗也算是豐富,將他們放在漢中朕很放心。”劉協繼續說到。
招賢令確實給長安帶來了源源不斷的人才,但是關中實在是太小了,劉協就把他們當做戰略儲備資源。
雖然平時要多一些糧食和月餉,但是關中還是能夠支撐下來的。
更重要的是如今將他們安排了出去,就說明只要你能夠透過長安的篩選,你就有機會外派成為官員,長安可就真的成為了一片新的藍海了。
《三國:我劉協不做亡國之君》無錯章節將持續在更新,站內無任何廣告,還請大家收藏和推薦!
喜歡三國:我劉協不做亡國之君請大家收藏:(三國:我劉協不做亡國之君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