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陳倉。

一直龐大的商隊突然出現在了古道之上,往著武都郡前去。

這支商隊外觀極為奢華,隨行人馬竟然有一兩千人,貨物連綿十數里路。

而且貨主人好像是在炫耀一般,每日都會給過路的人一些錢財,好像是打著什麼關中新品的名號要前往漢中地區銷售。

往來之人見到這支商隊也都是議論紛紛,因為這事他們第一次見到規模如此龐大的隊伍。

而且關中新品從來都不會是什麼簡單的貨物。

就好比兩年前送到漢中的紙張和肥皂這兩樣東西,不出兩個月便已經風靡了漢中地區,每個人都會以擁有肥皂和新紙為榮。

所以無論是什麼貨品到了漢中地區都會受到追捧,被民眾搶購一空。

所以他們看到這麼龐大的商隊在緩緩移動之時便只能感嘆這個商隊的主人到底是擁有多大的財富,這些貨品如果他們能分一杯羹想來自己這一輩子應該是不用發愁了。

但是每個人也都很是識相,因為這支隊伍看上去足足有數百名的護衛,他們看上去便是一副凶神惡煞的樣子,自己還是不要惹他們為妙。

“我看這批貨品大概是那個關中世家的。如此規模怕不是要有數百萬貫的價值,真的是眼饞啊。”一名商人打扮的路人對著身邊的同伴感嘆道。

“你怕是小看了關中商品的價值。這批貨品起碼要千萬貫起步。看來關中真乃是我們商人的福地啊。你看那貨主一臉意氣風發的樣子,有朝一日我也要如此才好。”商人的同伴也一邊捋著自己的小鬍鬚一邊很是豔羨地說到。

很快他們便與商隊交錯而過,他們懷著期望的眼神目送商隊離去,同時心中也更加嚮往關中這個地區了。

經過關中商隊的四處行商,其實天下商人都清楚關中之地是最為是和他們的地方。

因為這個地方沒有對商人的歧視,而且陛下還制定了一大堆的制度保護他們這些商人的權利,連稅賦也要低於其他的各州。

所以這兩年來天下商人不斷聚集在了關中之地,此處儼然已經成為了大漢的一個重要的經濟中心。

鍾繇也驚奇地發現收到交易稅比起以往的關稅要多得多,而且商人們也都更加容易接受。

這也是給了鍾繇以極大的信心。

本來以前劉協提議的在稅務上的改革一直缺乏一個重要的支援。

因為沒有人知道改革稅務之後到底會是什麼情況,但是自從商稅改革之後鍾繇開始按照劉協的說法在一個地區實驗一番後才全面推廣,從而保證了政策不會太過於偏離軌道。

其中最為出名的便是人丁稅的改革,雖然現在還只是在長安地區實行,但是這種對於百姓來說是極為有利的事情傳出去以後便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

這也是為什麼關中之地能夠聚集起越來越多民眾的原因。

“奇怪了。這一路上都是漢人,好像一個異族也都沒有遇見過。不是說這一條古道之上經常有異族商人走動的嗎?”商隊的主人坐在馬車之中,看著古道上的風景發出了一聲疑惑。

這支商隊正是張遼派遣出來的隊伍,坐在馬車中的人正是魏續。

這倒也不是張遼對魏續有多大的好感,只是張遼當時在大營之中環顧了一週,發現最符合商人氣質的只有魏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