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來說,這些事情應該就是貼一張皇榜然後讓一些識字的人在旁邊宣講,讓百姓瞭解事情的經過。

但是劉協卻將他換了一個形式,以更加貼合民俗的方式做了出來,讓那些即使不認得文章意思的百姓也能瞭解全過程。

別小看這樣的一個形式上的變化,在漢末時代,文盲率還是高得離譜。

後世說大街上隨便抓一個人都大機率是大學生的狀況就和現在完全相反,隨便抓一個都會是文盲。

所以這些縣衙便是劉協特意囑咐鍾繇找的一些能說會道的人,讓他們把這些事蹟宣揚出去,以來提高自己在民間的威望,拉近和百姓的距離。

這也算是劉協做的消除世家大族在民間影響力的重要一步了。

“倒也是有趣。不過如此小事便要四處宣告,想來天子野心也是不小。”趙岐看著面前的景象,眉頭就像是打了結一般。

現在劉協已經逐漸地在觸及一些以前皇帝不會觸及的地方,或者說皇帝不屑於去觸及的地方,但已經很明顯地在影響他們世家的利益了。

但是他們現在的完全沒有心情想要繼續聽這些縣衙講故事了,於是便準備離去。

但是下一個瞬間,人群中突然爆發了高呼,他們又不得不駐足觀望一番。

“今天,陛下在朝堂之上說了!世家大族藏匿的佃戶需要全部重新編入戶籍,那些已經領取土地的人不需要再返回以前的主家!而且陛下要消減稅務,減輕負擔。我們的好日子要來了!”那些個縣衙繼續高聲嘶吼著,說著還手舞足蹈起來。

若是前番只是一些人能得到共情,那麼這番話說出來便是真正的引爆了全場的焦點。

要知道其實漢代一開始百姓並不是沒有土地,而是百姓因為擁有土地的使用權,經營權乃至處置權。

所以一旦農民過不下去去就會選著將土地買給地主,這也是造成土地兼併的一個重要原因。

但是漢代的農稅其實是極低的,十五稅一。

這種程度的農稅在歷史長河之中也是十分少見的,甚至漢文帝還免除過農稅,可見漢代農民農稅之低。

但是農稅其實只是稅務的一個小部分,百姓要上繳的稅務還包括了各種人口稅,包括男女老幼只要是人就要交稅。

其中“丁稅”是其中最為大頭的,一月便要交三百六十錢,一年下來便要交千餘錢,對於普通百姓是一個極重的負擔。

但是如果選著去服役,那麼家中的天地便多半要荒廢,而且一旦服兵役,生死難料。

所以很多人都會選擇交丁稅而不是上戰場。

也是因為這種情況,所以漢代生子輒殺的情況不少見,人口的增長也因此受限。

再加上漢末時期的政治官吏腐敗,世家一手遮天,其實也不難想象為什麼黃巾起義會有那麼多人的擁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