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那些年輕男人看我的目光,可真是羨慕嫉妒呀。”

“呵。”

風琴抿著輕笑一聲,但並沒有接話的意思。

少女看起來興致並不高,令柏原有些疑惑。

他漸漸感覺到,今天風琴似乎並不是出來約會。

那是什麼?

抱著這種疑惑的心思,柏原也沒了打趣開玩笑的想法,隨著少女一同來到目黑區的公民館。

除了剛才提到的那些公共設施,緊挨公民館的有兩座寺廟,一座常圓寺,一座東光寺。

在寺廟之間,還有目黑區兒童遊樂園,附近的小孩們聚集在這玩樂,追逐打鬧,那歡快活潑的模樣,竟令柏原升起一股自己老了的錯覺。

不少家長站在路旁聊天說笑,眼神留意自家的孩子。

隨著越發靠近東光寺,少女便越發沉默寡言,小臉更加清冷。

路上,風琴從花店買了一束白花,柏原便明白了什麼。

無言。

隨後,兩人站在一座寺廟前駐足,並不開闊也不高大的東光寺的正門入口,左邊的石碑刻著‘東光寺’,右邊的石碑,用漢字書寫‘儘管打坐’

“抱歉,與你來著這個地方。”風琴開口說。

“沒事。”

步入東光寺的大殿外,清淨莊嚴的寺廟,此時人跡罕至,並無多少客人。

只有寥寥僧人拄著掃把低頭清理寺院,見有人來,也只是微微抬頭便低下。

清冷的寺廟,給柏原帶來的是肅穆、莊嚴的印象。

大殿旁立著一座供人參拜的雕像,一旁的石碑刻著‘慈母觀世音’

風琴輕車熟路地帶領柏原越過東光寺的鐘亭,如此看來,她經常來這。

他們在東光寺廟的墓園處停下。

在寸土寸金的東京都內,存在許許多多的墓園,在中國人看來,是難以想象的事情。

有的社群旁,便是墓園。

柏原起初覺得很荒謬,生活在墓地旁,這不覺得膈應嗎?

但日本人卻不這麼覺得,大城市記憶體在許多墓園,他們也不會感到絲毫不適應。

這還要從日本的特殊歷史文化和生死觀念說起。

日本的生死觀以佛教為基準,理論上死後經過超度都往生極樂,他們認為,人死後,靈魂昇華,會成就神仙神明,會庇佑他們。

而很多墳墓,早在江戶時代就有了,主要是建在當時城郊的寺廟區,由寺廟統一管理生死者的戶籍。但隨著後來城市擴建,寺廟區淪陷,這些墳墓就保留下來了。

圍繞墓地轉幾圈,你會發現周邊都會有不同程度大小的寺廟存在。

加上土地私有化,普遍佛教寺院經營墓地,有廟就等於有墓地,日本人早就見怪不怪。

冷冷慼慼的墓園中,豎立著許多墓碑,柏原鮮少來這種地方,並不習慣。

跟著風琴來到一處墓碑前,墓碑上刻著【風琴有紗】

想必,埋葬在這處墓碑下的,便是風琴夏織的媽媽。

“……”

少女站在墓碑前,陷入久久地沉默,恍惚的眼神,似乎在回憶,又像是在緬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