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的路上,王哲給幾人上了一節關於男女交往的私教課,努力扭轉了一下這群直男的某些觀點。

男女交往的關鍵是什麼,外貌、才華、性格脾氣、財富等等可以名狀都不是,這些只能是作為一個相互吸引、接觸的開端,而非真正的走到最後的關鍵核心。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一個人長得很美,或者說他很有錢,或者說他脾氣很好,那麼你願意為他(她)而死嗎?

拋開特殊職業、見義勇為和民族大義不談,能做到為你而死的,只有你的家人,摯友,愛人。

而非眼前這個長得好看又有錢的異性。

這也是王哲對於‘愛’這個字最為直白的衡量標準,愛很深沉,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簡單。

人類是一個被情感所操控的生物,他的一切行為都是由自身情感來驅使的,所以情感因素會絕對的大於外貌才華與金錢。

如果她(他)為了錢拋棄了你,原因很簡單,對方壓根就不愛你。

換而言之,有點良知的兒女都不會因為家庭貧困拋棄父母,正真相愛的夫妻也不會因為對方車禍致殘而拋棄。

因此男女之間的交往核心,永遠是情感這個點,而不是說,我只要變帥了她就會愛上我,也不是我整個容他就愛得我死去活來。

如果你發財了後,那個女孩回頭說愛上了你,大家心知肚明,她愛的不是你,而是你的錢,看中的是你能給她足夠安逸的物質生活,她用肉體和虛浮‘情感’來交換。

其實說得不好聽點,約等於上流小姐(男模)。

在明白了這一點後,追求一個喜歡的女生或者男生的過程就明朗了。

先開啟第一扇門,然後培養出感情,最後過上沒羞沒臊的生活。

對於情竇初開懵懂少男少女而言,這第一扇門便是難點所在,這時候就體現出了有錢有顏有才華之人的優勢,雖然‘高富帥’不能決定最終走向,但無疑是一把萬能鑰匙,能開啟各種大門。

那要是沒有這先決條件又該如何?

沒有開端,就無法培養情感,一切都變成空談。

情感開端三部曲:認識、瞭解、好感。

如虞小蓓的條件,她能要到幾乎全校所有男生的電話號碼,因此‘認識’這一步對她這樣的人來說幾乎可以忽略。

而鄭海林這般大眾男生,便可以透過社交聯誼、工作、學習等各種渠道去走進那個女生的圈子,從而達到認識這一步,其實並不是很難的事。

就像今晚,他就透過王哲認識了林惠珍等女孩,所以核心點在於走出門動起來,宅在家裡天天對著番劇紙片人,她是真的不會跳出螢幕跟你做羞羞的事。

第二步,瞭解。

這一步的難度就會根據雙方的‘實力’差產生變化了,如果說她很美,你很醜,那想讓對方去了解你就會很難,所以如果你想要追求一個比自己各方面優秀很多的人,就必須付出比別人多N倍的努力。

當然,哪怕可能性只有百分之一,那也是存在可能。

這個過程就是引起她(他)對你的興趣,讓對方產生想要了解你的想法,這樣對方才有可能對你產生好感。

典型例子就是塘村寫生時的張百川與姚夢蘭,張百川的一系列舉動,成功吸引了姚夢蘭的注意,令她潛意識的開始關注張百川,產生了解的慾望。

當你成功吸引了她(他)的注意,令對方開始在意你的言行舉止時,後續就思路就變得簡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