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章節報錯
香火那是連道君都研究不透的因果道則,廣成子僅僅只知道與天地正統相關,玉帝乃三界至尊,因此想要修煉此道就必須得到玉帝的封赦,當初道佛之爭應該也有些關係。
“可算是走了。”直到楊戩離開,廣成子才終於鬆了口氣。楊戩的那些問題實在是超綱了,就算是道君也是經過數個元會的摸索,在漫長的歲月一點點總結出來的,哪有想楊戩這樣全都拋給他這個師伯的。
若不是將來還需要楊戩出力,廣成子又怎會如此盡心。對待他自己的徒弟,廣成子都沒怎麼上心,更何況楊戩還是玉鼎的弟子。
“有這樣的一個徒弟真不知道是老師的幸運還是不幸。”僅僅這麼一會功夫,廣成子就感覺自己要被楊戩掏空了。面對這樣的一個天才弟子,玉鼎恐怕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該怎麼教。
“楊戩是個好徒弟,是我耽誤了他!”玄門收徒多是為了印證自己的道,想要在徒弟身上找到自己修煉上的不足,同時也能在徒弟修行出岔子的時候提供正確的道路。
而楊戩自始至終都走在玉鼎的前面,玉鼎除了能提供一些自己的猜測之外,其餘全憑楊戩自身努力,玉鼎總覺得自己這個師傅不太稱職。
“教出個天尊,還說是耽誤!”玉鼎心性近道,那些猜測同樣也是最正確的建議,換一個人還真未必教得好楊戩。
“這會總該放心了吧。”玉鼎所擔心的無非就是楊戩被仇恨衝昏頭腦,突破天尊之後便會不顧一切去尋玉帝復仇,認為自己已經有足夠力量和玉帝抗衡。
“沒想到瑤姬之事對他影響這麼大。”玉鼎不由想起少年模樣的楊戩,不由一聲輕嘆,若非失敗太讓人銘記,又怎麼會如今這個謹慎、冷靜的楊戩,倒是玉鼎有些看輕自己的弟子了。
“玉帝到底有多強!”原以為突破天尊之後,就算不敵玉帝至少也能有些許自保之力才是,當然僅從太白金星和廣成子所說的一點細枝末節,楊戩發現他所看到的仍然只是玉帝展現在他面前的實力。
無論是真仙,還是天尊,楊戩只覺得二者之間的差距幾乎完全沒有縮小。必須要認清玉帝的實力,這已經成了楊戩的陰影,至少要了解這片陰影到底有多大,才有可能將其驅逐。
“勾陳帝君、雷祖、東王公還是鎮元道君!”勾陳帝君在天庭建立之初便擔任四御輔佐玉帝,對玉帝的底細應該十分清楚,至於雷祖、東王公以及鎮元子都是天地初開時的第一批生靈,此等秘辛想必頗為了解。
在楊戩知道的那些個天尊、道君中,這四位是最有可能願意告訴楊戩情報的。
“果然還是更願意去找鎮元道君啊!”哪怕明知道鎮元子與人為善、廣交好友的姿態只是一種偽裝,太白金星不也是一副好老人的樣子,結果跑個灌江口就帶了五份口信,要說心中沒一點算計,楊戩如何能信。
一想到鎮元子慈眉善目的模樣,楊戩心中便有了決定。這或許就是名聲的作用,哪怕這只是鎮元子的偽裝,但也至少偽裝了倆千年,更之前的事情楊戩就不知道了。
楊戩心知這一次多半也是徒勞,上一次就從五莊觀無功而返,鎮元子隻字不提,哪怕突破天尊也不知道鎮元子改變立場。
不過廣成子既然讓楊戩去找鎮元子,或許會有意外的驚喜。哪怕鎮元子依然不願意開罪玉帝,但只要能稍微鬆口,那也是有所收穫。
“要是不行,就去海外仙道尋東王公也不遲。”六百年前追捕蛟魔王時,楊戩曾到過四海之外,與東王公打過照面,也算有些交情。至於勾陳、雷祖,楊戩始終不明白二人的目的。
細細數來,三界中有名的道君、天尊,楊戩還真瞭解了不少,就算鎮元子不願助他,楊戩仍有其他計策,這還要多虧了太白金星,只怕楊戩困惑之時想找人求助都不知道該找誰。
“難道這才是玉帝特遣太白金星到灌江口的原因!”以為楊戩要研究香火之道,特意許了個司戰天尊的職位。特意傳下天地十三位道君、天尊的資訊,莫非就是為了讓楊戩知道該如何去做。
明明所有行為都是楊戩自己的意志,然而玉帝卻提前就已經佈置好一切,這決然不是巧合!
“永遠都是這幅高高在上的模樣,彷彿天地都在掌控之中。”至於玉帝會不會有別的算計,楊戩完全不擔心。他和玉帝也算打了二千年的交道了,心裡多少能猜到他那位舅舅的一點想法。
“正當自己是無所不知、全知全能的大羅仙了!”金仙乃仙之極,道君、天尊也只不過走到了金仙的盡頭,即便是女媧、伏羲等先天神聖也同樣只是金仙。
玉帝很強,或許比楊戩想象中的還要強,但再強,也只是金仙。既然是金仙,那就也不是全知全能的存在。至少,他意識深處的聊天群,玉帝便一無所知。
這就是楊戩信心的來源,只要不是全知全能,那就有戰勝的可能,就算玉帝的強大,楊戩也不會因此喪失鬥志。
就像神魂融於天地,近乎無所不能的天尊,不僅無法徹底掌控道君控制下的道則,就連神魂也無法永遠融入天地,只能將天地當做化身,而非真身。
楊戩會有此錯覺,僅僅只是由於他實力不夠。
若是鎮元道君仍不願告知,那就去尋鬥姆元君問上一問,三界皆知鬥姆元君慈悲,楊戩以情理動之也許有些奇效。不過,這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不到萬不得已楊戩絕不會如此。
楊戩心性驕傲,鬥姆元君若是由於同情楊戩過往,主動告知,楊戩還能接受。但以過往經歷博求鬥姆慈悲,楊戩實在是做不出來。
反倒是太白金星、廣成子這種交好的方式,楊戩更容易接受。明碼標價,看好你的未來,提前交好投資,指望楊戩日後有所回報。
鎮元子當日或許也有此等想法,要不然直接不見就是,更不會用出袖裡乾坤的神通供楊戩領悟,只是最後權衡利弊,擔心惡了玉帝與道祖,這才閉口不言。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