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破陣子(求推薦月票)(第1/3頁)
章節報錯
兩人七繞八拐,最後進入一個幽暗的小房間。
這片區域的守衛相對比較寬鬆,巡視者不多,是專門擺放雜物的區域。
李正楠關門後,先去斟了兩杯茶,招呼王思源過來,坐下商談。
待王思源落座後,李正楠卻豁然起身,語氣帶著一種莫名的悲憤。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
“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
“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你可知此詞為何人所作?”
王思源感覺有點莫名其妙,不知李正楠緣何發神經念詞。
這首詞他是知道的。
作者乃是南唐後主李煜。
詞名破陣子。
他微微點頭道:“此詞作於南唐後主李煜降宋之後。”
“當時李煜的生命所剩無多,面對國破家亡,終日以淚洗面。”
“這一首破陣子,記錄了當時的情景和李煜的感受。”
“此詞開篇,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令人震撼,彰顯出李煜的自豪,更為下文的悲哀打下鋪墊。”
“被囚禁後的李煜,面對四周的高牆,除了悲怨,也時常想起過去的輝煌。”
“曾經繁華的南唐,沃野千里,傳承三代,豈能輕易被人攻破。”
“不必每日禪精竭慮,李煜便放下了憂慮,多有豪放做派。”
“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能讓人感覺到一股濃到化不開的愁緒。”
“此時李煜心中的抑鬱悲憤,已經讓人室息,恰如奔騰的激流,驚濤拍岸。”
“但一陣宣洩之後,水流變得平緩,李煜的情緒也鬱結著淡淡的悽婉和悲涼。”
“縱觀李煜的這首詞,先寫繁盛之樂、後寫亡國之痛,情感如江流直轉而下,卻有千鈞之力,而悔恨之情也溢於言表。”
“這首詞雖然在字裡行間流露出,對帝王將相生活的無比留戀,但更多的是對平淡生活的一種嚮往。”
“後主是皇帝,但也是一個平凡人,大起大落,必然大喜大悲。”
“如果連生存的權利都喪失了,其餘的一切都是空談。”
李正楠聽完王思源對這首詞的評價,不禁潸然淚下。
他走近王思源,雙手抓緊王思源的肩膀,顫聲道:“王思源,你是南唐抗宋名將王元山的後人,可願助朕匡扶南唐盛況,推翻蠻宋的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