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來看,朱建炆機甲肩部內建的空間儲存類裝置,與儲物戒可以說是十分相似。

但是這二者,在本質上又有所不同。

畢竟儲物戒,只能夠收納,蘊含“靈性”的物件兒。

而那些沒有蘊含靈性的東西,例如純粹的科技裝置、通用幣、世俗食物等。

則不可能,可以被儲物戒,收納於其中。

這是傳統修者,不,應該說是人盡皆知的常識。

而朱建炆的許多裝置,尤其是鍊金裝置。

雖然裡面,都有“內建符文”予以輔助,所以從理論上講,應該具備一定的靈性。

但是這些鍊金裝置,要麼是由於朱建炆,不想在自己的“鍊金造物”中,讓與傳統修者,有關的因素,佔據的比例較高。

畢竟這種做法,與他自己“科技興國”,以及“科學研究優於傳統修煉”等觀念,可以說是完全相悖。

要麼就是朱建炆,為了不讓自己的鍊金裝置,容易被傳統修者感應到,因而導致這些鍊金裝置之中,符文佔據的整體比例十分之低、靈性極其之微弱,根本就無法被儲物戒,視作是有“靈性”的物體。

但是不能被儲物戒收納,可並不能夠代表,朱建炆會束手無策。

與之效果相同的科技收納裝置,實際上,朱建炆早就已經制造出來了。

畢竟朱建炆,就連“亞空間膠囊”,這種足夠“創造”一片廣袤區域的神奇之物,都能夠造的出來。

創造出單單只是能夠,容納一些沒有靈性裝置的純科技儲存裝置...又怎麼可能,會難得倒這位大明才子呢?

而朱建炆,之所以沒有將那些能源儲備裝置,放置在大明王朝1566的戰甲之中,想來應該是因為這科技小子,在這一方面上,沒有研發出相應的“超微縮奈米技術”,因而沒有辦法,將其應用於這一領域之中,縮減那些固態電池的面積,導致其體積過大。

而在大明王朝1566裡面,本身就已經搭載了,頗為海量的科技武器。

儘管在這些武器之中,許多武器,都是可以自由伸縮,甚至是可以壓縮到極致的。

類似於那種,若是完全延展開來的話,體積能夠達到,五十立方米的絕對防禦庫,就可以壓縮至一個手機盒那麼大。

但是搭載了,如此之多的武器,還是很難為固態電池,提供足夠空間的。

而在戰鬥之中,相較之下,急用武器的情況,顯然發生的最多。

“電池”的優先順序,也就沒有那麼高了。

處於以上種種原因考慮,朱建炆才會將那些外接能源儲備裝置,“塞”在自己機甲肩部內藏的空間裝置之中,而並非是真的全部安裝於,機甲的內部。

如若不然,朱建炆也就不會,如此大費周章,更不會因此而貽誤戰機,不僅將自己,在此之前積累下的優勢,近乎於一波葬送,同時更是被江風抓住時機,窮追猛打一番了。

面對眼下這一困境,朱建炆當機立斷。

只是他的一個念頭驅使,頗為大量的、幾乎庫存的所有完美素,便如同夾雜著赤紅與玫金之色的瀑布一般傾瀉而出,組合成了一個巨大的球體,將朱建炆的身體,給完完全全、結結實實地包裹在內...這是真正意義上的“絕對防禦”。

要知道,完美素,若是完全延展開來的話,可是足足有五十立方米之多。

別說僅僅只是容納下,一個身材遠遠說不上是誇張的朱建炆了。

哪怕是想容納下,整整十個膘肥體壯的鐵塔壯漢,也絕對會是綽綽有餘,不成任何問題。

就算在此之前,朱建炆的絕對防禦庫中,已經因為受到了,林曉涵還有江風的攻擊,而損失了兩面盾牌,事實也是同樣如此...

畢竟相比起,其整體數目來。

那被朱建炆,臨時提煉成型,用來阻隔林曉涵與江風,攻擊的盾牌,整體體積,也不過只在一立方米左右...根本就是滄海一粟罷了。

只不過,先前的江風等人只知道,即便朱建炆所言屬實,他也只是能夠,凝聚出多面盾牌而已。

他們卻是不知曉,這科技小子,竟然可以使那種古怪材料,凝聚成一個完整的球體,以此來三百六十五度、全方位無死角地阻隔敵人的進攻...

這登時便讓江風等人,眼中的神色,變得更加凝重了起來。

畢竟事情已經進展到了,這個地步了,任憑誰也不難以猜測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