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選項D:以上三種都不是(第2/4頁)
章節報錯
秦立邦笑呵呵開口,題目難度超高的話,即便是童守先這幾位熱門甲級選手,也很難回答上來,而一些難度中等的題目,乙級和丙級選手也都會做,大家的得分就會差不多。
三天時間,楚寧做完了五十道題。
接下來的題目是煉丹實戰題,雖然知道以這位出題者的惡趣,題目會很坑,可看了第一道題之後,楚寧整個人就不好了。
【1、煉製水月丹到最後聚形階段,發現丹爐出現裂痕,此時該怎麼做?】
①停止煉丹更換丹爐②降低火候防止丹爐炸裂③大喊一聲天命在我,繼續煉丹
這題目正常人都會選擇第二個,停止煉丹就等於是廢掉了,而降低火候雖然有可能會導致聚形失敗,但只是有可能。
“沒那麼簡單?”
楚寧思考了一下前世做題經驗,一般這種老六出題人,最不靠譜的答案往往是正確的。
“所以答案是第三個,第一個是等於放棄了,第二個是有可能失敗,而第三個是有可能成功。”
“雖然第二和第三看起來是機率是一樣的,但若是仔細分析的話會發現兩者的不同,第二種賭的是丹藥不會因為火候的降低而失敗,而第三種賭的是丹爐不會炸裂。”
不知道為何,楚寧腦海中突然冒出了一個詞彙:主觀能動性!
第二種主觀上是防止失敗而去的,而第三種就是衝著煉丹成功而去的。
所以這一題考的不是煉丹水平而是煉丹時候的一個態度。
……
……
如此兩天過去,楚寧看著剩下最後一道題目,選擇先放鬆一下。
這五天比他過去五十年感覺過的還要漫長,簡直是煎熬。
再次觀看最後一道題目,楚寧和最開始有了不一樣的想法。
最開始看到這最後一道題目的時候,他覺得出題人是故意挖坑,但在做完前面題目後,楚寧突然明白了一個道理。
出題人並不只是給挖坑,而是想要看到他們這些選手的態度。
“如果說六派代表著煉丹師們不同的信仰,那我的信仰應該就是拿來主義。”
楚寧在心裡輕語了一句,前世許多民族都有著自己的信仰,但唯獨他們華夏百姓是最沒有信仰的,準確的說是華夏人只信仰自己的老祖宗。
華夏人主打的就是一個實用主義。
前世民國時候,西方那邊多少教會到民國進行傳教,那些個教士自以為感化了許多人。
殊不知要不是看在教堂發饅頭髮食物的份上,鬼才會去教堂聽課。
對華夏人來說,對自己有利的就是民俗良序,對自己不利的就是封建糟粕。
左眼跳財那是我多年行善該有回報,右眼跳災去他嗎的封建迷信。
這套實用的拿來主義,放在這最後一道題目上也是用得上的。
如果按照這位出題人前面出題的風格,其實也可以套用在這最後一道題上面。
不管是哪種理論,只要能夠讓我成功煉製出來丹藥,那就是有用的理論。
最後一道題,楚寧很快給出了答案。
【煉丹六論,利吾者,吾從之,不利者,吾反之。】
做完這一百道題目,楚寧沒有選擇檢查一遍,該思考的在這幾天時間都思考完了,這個時候回頭檢查,反而有可能會讓原本正確的又變成錯誤的。
前世考試經驗告訴他,越是那些不確定的題目,就越不要去檢查了,因為你再檢查心中也是沒有底的,後面給出的答案也不能保證正確,索性相信第一時間的判斷。
楚寧將神識從玉簡裡收回來,目光看向了四周,此刻已經是第六天了,不少選手也都做完了題目。
這些選手雖然做完了題目,但楚寧從他們的臉上看不到自信和喜悅,更多的是茫然和不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