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內部,帝乙也做了好幾手安排。

首先,是聞仲坐上太師之位。

只要子受登極,那他身為皇帝的老師,立刻身份也會跟著再次提升,甚至成為文臣之首。

臨終前他委以託孤之重,讓聞仲幫忙掌控全域性。

這是為子受找了個一個孤臣,他不與任何家族有利益上的牽扯。

其次,是子受的後宮。

這就不能不佩服帝乙的手腕高超了!

他一招“政治聯姻”用得爐火純青,將東伯侯姜桓楚和武成王黃家,兩大勢力都綁在子受的戰車上。

這是從諸侯、兵權兩方面為他搭好聯盟,制衡其他勢力。

再次,則是大商皇室的安排。

商容是皇室旁支,又三朝元老。

他文才出眾,平時看著也忠心耿耿,辦事穩妥。

帝乙便讓他做了首相,對嫡系王族勢力算是一定程度的壓制。

而亞相是王弟比干,帝乙的親弟弟,嫡系王族的領頭人。

讓他做亞相,和商容相互牽制,同時也是對嫡親皇族勢力的安撫。

最後,再加上這次帝乙的臨終遺命,遷都。

可以說,帝乙將一切能做的都做了,將一切內部隱患,都提前在子受身上進行了平衡。

只要子受不亂來,大商的形勢不說猶如鐵打,但也處於相當程度的均衡狀態了。

此時,虛弱的帝乙眼神逐漸渙散,他已經看不清眼前之人。

“小妹啊!是你嗎?你不要怪我了……好不好?”

群臣都知他大限已到,紛紛沉默不語。

只有比干,聽到他喊“小妹”,頓時淚如雨下。

他和帝乙是親兄弟,下面還有一個妹妹,從小深得父母和兩人的喜愛。

帝乙繼承大位不久,當時大商東、南、西三面受敵。

為了穩住姬昌,騰出手對付東、南之敵,帝乙狠心將小妹下嫁姬昌做了側妃,換取兩國的和平。

在這個時代,商王的嫡親妹子給人做側妃,絕對是下嫁。

再加上商周兩國已是世仇,這等於是將妹子送入虎口。

姬昌審時度勢,認為和大商開戰的時機還未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