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大夫胡雷智勇雙全,特擢為中諫大夫,任徵西軍師,前往汜水關襄助徵西元帥張桂芳。”

兩個虛銜沒有兵權的將軍,悄然離開朝歌,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但朝會之上的胡雷,卻因為被認命為徵西軍師,全場譁然。

“胡大夫離開一年,回來就加官進爵?”

“這等佞臣毫無功績,就靠拍馬屁作為晉身之階!”

“倖進之人哪需要什麼功績?”

“他之前不是破過周國都城,這一次讓他去西面,倒也合理。”

“那不過是卑鄙無恥的偷襲,讓他做個下大夫已經是陛下隆恩!”

“……”

胡雷和帝辛商議好,要借為他加官進爵,吸引朝野視線。

為的是讓眾人將焦點放在周國和他的身上,掩護孔宣和丘引悄然奔赴另外兩方戰場。

朝會上,雖然群情激憤、物議沸騰,卻無人上前反對。

梅伯之死猶在眼前,誰也不想當這個出頭鳥。

“臣,有本請奏!”

正在眾人議論紛紛之時,一人手持奏疏上前請奏。

殿中忽然恢復了安靜,滿朝文武都有些迷惑。

因為,請奏之人不是別人,而是剛剛事件的主角!

胡雷。

一時間,群臣神色各異。

有的事不關己,只等像上一次那樣,看眾臣手撕胡雷的戲碼再次上演。

有的冷眼旁觀,覺得胡雷定是再搞“三請三辭”的把戲。

也有想起胡雷“氣死”梅伯的,皺眉苦思這次要不要出言勸諫。

……

當值官員此時上前接過奏疏,遞到帝辛龍案之上。

這是兩人商議好的,準確的說是胡雷要求的。

他要上一份奏疏,表示自己不在乎官職,只想報效國家。

帝辛開始也沒當回事,只以為是胡雷吸引目光的方式。

可當他拿起奏疏,仔細閱讀之後……

這位已經趨於成熟,平日已經喜怒不形於色的帝王,卻越看越是動容!

“這……”

他有些驚訝的看著胡雷,眼中似乎有些激動,可卻欲言又止。

朝堂上的群臣相互對視,露出不屑的笑意。

因為他們都覺得,這位陛下的戲,太過了。

現在已經有八成的人猜測這是請辭的把戲,另外兩層則認為是胡雷馬屁拍到了馬腿上。

此時帝辛強忍心情激盪,對當值官員道:“此奏疏可見軍師一片赤膽忠心,你幫我讀一遍,我要讓群臣都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