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楊任之死(第1/6頁)
章節報錯
這個世界也是天圓地方,但卻不是“地平說”,而是指“天道”與“地道”。
天道曰圓,地道曰方。
天圓代表向外擴張,不斷產生的變化。
地方則是向內收斂,趨於穩固的狀態。
所以祭祀天地的時候,圜丘祀天,方丘祭地。
圜丘和方丘指的,就是圓形和方形的祭臺。
只是不知什麼時候起,祭祀天地變成了祭祀天帝。
這就好比上帝本來是昊天天帝,卻被篡改了成西方耶神一樣。
讓很多人不知不覺,崇拜錯了物件。
帝辛之所以說要改祭祀,復祖制,也並非是要取消祭祀天地,而是改回原來祭祀的物件。
也就是由天帝改回天地,當然還要再加上人族先賢。
祭祀天地,一般是在都城的南郊舉行,所以也被稱為郊祭。
此時,帝辛率文武百官來到了早已築好的祭臺前。
他外罩寬袍大氅,裡面著袞服,上有日月星辰,山川龍紋。
這就是帝王在正式場合的禮服規制,看起來十分威武,但行動極為不便。
尤其是頭上戴著冠冕,前後垂有十二道冕旒,皆為玉製,微風一吹就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響。
在胡雷看來,這樣提溜算褂的,好像水晶吊燈一般,不僅容易糾纏在一起,還阻擋視線。
他的腰間還插著大圭,與朝臣所用笏板類似﹐屬於禮器的一種。
上面寫的是他要做的事,大致相當於手機裡的備忘錄。
同時,他手上還持著鎮圭,長一尺二寸,上有四鎮之山為雕飾。
四鎮之山指的是楊州會稽山、青州沂山、幽州醫無閭山、還有冀州霍山。
這是東南西北最為重大之山,取安定四方之意。
不過,山重不重不知道,但帝辛身上的禮服加禮器起碼有幾十斤。
若是一般人可能站直都費力,也不知之前的帝王是不是膀大腰圓之輩。
好在帝辛天生神力,膂力驚人,這點重量倒也不算什麼。
隨著他穩健的步伐,一身玉製禮器叮噹作響,同時祭臺旁也響起了BGM。
這個BGM也有說法,一番鼓樂齊鳴,其實是在通知上天祭祀要開始了。
再過會兒給就你上貢了,你注意接收。
按照正常流程,接下來就是帝王手牽犧牲,左右上前逐一宰殺。
然後是將這些犧牲,隨同一些祭品和禮器,一起放在柴垛上,由帝王點燃。
這自然是獻祭給上天,讓上天……
聞個味兒。
沒錯,不要以為加了犧牲是請上天吃燒烤。
這只是點燃之後,讓煙氣升騰於天,就是給上天聞味兒用的!
這樣的禮被稱為燔燎,也叫“禋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