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2章 親征還親錯了?(第2/2頁)
章節報錯
“朕就不!”
太宗皇帝臉色氣得跟烏雲似的,才不想聽漢武帝的。
這不是擺明說他耽誤了兵團的大戰略嗎?
可是想想,唉……怎麼不是呢?
若是自己不在的話,就算是長孫無忌也敢奇襲!
跟他一同走過隋末的文臣武將,就沒有一個是膽小的!
這點,是大宋朝廷永遠學不會的。
這可是一個武將死戰,文臣亦敢死戰的朝代。
最重要的是,這群人還很會隱忍,會知恥而後勇。
渭水之盟打醒了貞觀文武和李世民,於是就有了三年之內滅突厥!
太宗皇帝越想,越覺得,好像自己真是拖了點後腿?
要是他在李道宗提出奇襲的時候,讓他率軍試一試,或許真有奇效?
嗯哼……
但是,他依然不打算承認錯誤。
“不過這一戰,你打得還是很不錯的。”
漢武帝略帶讚賞地看向太宗皇帝。
太宗皇帝白了他一眼,很不喜歡他用看後世的眼神看自己。
自己也是皇帝好吧!
好吧,看在是誇朕的份上,就原諒他一次……
“此戰,高句麗遷徙戶口7萬人入關,大唐殲敵4萬,基本消滅了高句麗主力,反觀大唐損兵才2000。”
說到這,漢武帝突然有點羨慕太宗皇帝了,打一場戰,不僅沒虧多少,反而還帶了七萬多的勞動力,並給李治滅高句麗打下了基礎。
雖說,這並沒有達到大唐的戰略預期,但也算是收穫頗豐了。
只是在當時的大環境背景下,無論是李世民還是李勣、李道宗,都覺得沒滅國,就算是失敗罷了。
這事過後,李世民去到李靖的府邸問過失敗的原因,得出來的和漢武帝所說的無異,李世民的親征,讓唐軍失去了大部分的機動能力,沒能徹底發揮出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在李世民出征前,還召見過李靖,對李靖說:
“你在南邊平定吳會,北邊掃清沙漠突厥,西邊安定吐谷渾慕容,只有東邊的高麗沒有徵服,你意下如何?”
當時李靖雖然已經年過七旬,但仍表示願意從行,回李世民道:
“微臣過去憑藉天子的威力,做了點微小的貢獻,現在已是殘年朽骨,應該隨從這次出征。陛下如果不嫌棄,老臣的病就要好了。”
李世民思前想後,看著李靖這麼瘦弱衰老的身形,最終,還是搖了搖頭。
若是李靖跟上,會是什麼樣的結局呢?
沒人能知曉這個答案。
或許,李靖會病死途中,或許李靖會勸諫李世民同意李道宗的奇襲方針,協助李世民打敗東邊的高句麗,完成攻滅八方之國的大戰績。
或許,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對於一個唐將而言,比起只能病死在長安,他更加希望,死在為大唐,為黎明百姓出征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