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數學家們的震撼(第1/2頁)
章節報錯
一門新的數學學科分支——混沌數學就這麼悄無聲息的出現了,廣大計算機專業、意圖做混沌軟體開發的人是第一時間看到的。
他們只覺得這很難,並沒有其他的想法。畢竟不是數學家,也不是研究基礎科學的,他們鮮有人意識到混沌數學對於整個世界的科學界來說究竟意味著什麼。
等到訊息傳開,傳到數學家耳朵裡的時候,那就完全不一樣了。
初聞混沌數學這個概念,他們嗤之以鼻,開玩笑,全新的數學分支體系,還是完整的系統的,扯什麼淡呢這是,今天又不是愚人節!
但,真正看到了之後那就完全又是另外一種境況了——集體被震撼的像是百年的冰雕一般,好久好久連動彈都沒有動彈。
基礎科學已經多少年沒有全新的系統理論了?上百甚至幾百年!
即便是有,也是一個個孤立的猜想或者是某一理論的或拓展,像混沌科技這樣,直接提出來一整套的數學學科分支——混沌數學理論體系,這是想都不敢想的,做夢都不敢想。
僅僅只是理論也就罷了,關鍵是連應用領域都出來了,這說明什麼?這說明這理論已經成成系統,甚至都已經十分完善了!
這個應用的領域是智慧。
智慧這個概念現在的人們可不陌生,早在上世紀四五十年代,被視為“電腦科學之父”的圖靈發表了一篇論文,發問:“機器能思考嗎?”
這篇著名的論文中就提出了機器思維的概念,隨後薩繆爾提出了“機器學習”的概念,更是完善了人工智慧的另一理論基礎。
在一些影視作品中,人工智慧也屢有表現。
比如大導演斯皮爾伯格的著名電影《人工智慧》裡,就有與人的外表、智慧幾乎相同的機器人,這個機器人本身甚至沒有意識到自己是機器人,反而以為自己是人類了。
電影《終結者》系列中也出現過具有機器骨骼、人類血肉的機器人,以及可以自我修復,並且肉體和智慧已經超越普通人類的液體金屬機器人。
這些對於人工智慧的終極幻想,給人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不過現實人工智慧與影視幻想中的人工智慧差距為什麼如此之大呢?這倆是一個東西嗎?
現實中的人工智慧也就下下棋,對對話,有時候的對話還很弱智,遠沒有影視作品中幻想的那麼智慧。
這是為什麼呢?影視作品中幻想的人工智慧未來有一天真的能夠實現嗎?
……
“數學對於計算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人工智慧的機器學習理論更是與統計學、機率論脫不開關係,它本身就是產生於從資料出發的學習迭代。”
西州大學一名數學教授正在給他們的學生上課:“這種人工智慧就是我們現在的人工智慧——‘弱人工智慧’,也有人管它叫‘人工智障’。”
“哈哈!”底下的學生紛紛繃不住了,大笑起來。
教授也是樂得不行:“人工智慧的根本目標就是強人工智慧,也就是機器有著我們所有的感知和智慧,可以像我們一樣思考和判斷,但不能有自我意識,這是我的觀點。
“很多影視作品幻想過這樣的人工智慧,這能不能實現呢?在未來的某一天?如果你前天問我,我會說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
“但今天,我想說,我知道了,能!甚至這一天根本不會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