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些東西康碩沒辦法告訴李立,只是告訴他:“也不用特別擔心,經過處理的骨髓幹細胞就相當於是細胞晶片,別的作用沒有,透過分裂和分化形成的晶片叢集監測個體健康狀況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在一定程度上,它就能代替免疫系統,只不過,只有預警而沒有消滅異常細胞的能力而已,但,我們可以根據這些提前發現所有的異常,所以,不要想那麼多,放寬心就好。”

聽康碩這麼一說,李立確實心安了幾分。

……

兩個人回到了實驗室,立即又開始了一輪新的模型預估運算。

“你看哈,根據模型預估,造血功能的恢復是百分之百的,哪怕是最壞的情況也能恢復,根據不同的身體狀況模型,我們的擬真結果在這,”

一回到實驗室,康碩就和李立在分析這次臨床研究的一般情況:“白細胞降到最低點的時間是4~12天,中位時間是7天。

“外周血中性粒細胞≥0.5×10^9/l的中位時間為10天,最少8天,最大16天。再來看血小板的恢復情況……”

兩個人一板一眼的看著這些擬真的結果與資料,康碩接著說道:

“以一年為期,免疫系統大都可以完全恢復,事實上,我們的擬真資料並不是理想資料,弱細菌病毒等侵襲的情況也是考慮在內的。只要在前三個月小心注意,不要無防護暴露在高危險的環境就應該沒什麼問題了。

“這些資料是根據人群基準模型預測的,思涵的情況也不例外,肯定也包含在最低與最高之間。”

康碩笑道:“具體,可以等移植結束,造血功能重建之後,我們就能拿到她的個體資料,到那個時候,我們再根據她的個體資料做一個精準的預估。”

自那次通曉了混沌能力的本質之後,康碩經過一番改進,已經能夠做到細胞在複製的過程中保持甚至複製混沌能力了,在幹細胞分裂和分化的過程中,會逐漸形成穩定的晶片叢集體系並實現完整的邏輯功能。

先期,康碩設計的功能也並不複雜,一個就是細胞叢集人脈衝通訊,另一個則是異常細胞和體內微環境的監視,這也是細胞晶片首次的臨床應用。

事實上,康碩也沒有想到這件事兒竟然這樣的順利,原本一直利用異源細胞進行相關的動物實驗,卻未曾設想過利用幹細胞的複製和分化能力來完成細胞叢集的佈置。

也確實,除了一些特殊的病人,也沒有人能夠接受自己去做一次骨髓移植手術吧?即便是自體移植,這其中的風險也是非常大的,並不能作為細胞晶片叢集佈置的常規手段。

不過,這樣的一批臨床樣本,作為細胞叢集的功能化驗證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在原本就需要進行骨髓移植的志願者當中進行相關的臨床研究,也能更進一步的驗證細胞叢集的能力。

對此,康碩是有絕對的把握的,科技手札的擬真實驗室已經進行過無數次的擬真推演,推演到了生命結束的那一刻,在這唯一變數的作用下與對照組在生命週期裡是沒有明顯差異的,直到最後時刻都沒有。

……

從實驗室出來,李立回到了自己在醫院附近臨時租住的房子,此刻,孫蓀睡的正香。

不僅李立,孫蓀這些天更是擔心女兒擔心的不行,從醫院回來原本是要休息,但怎麼也睡不著,這是實在太困了,不知道什麼時候睡過去的。

看著孫蓀疲憊的樣子,李立也是十分心疼,暗自期盼著這段難涯的日子趕快過去——實在是太折磨人了這!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