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兩種方案的分歧(第1/2頁)
章節報錯
醫院這邊,第一批的志願者都在進行著最後的體檢與調養,而這並沒有康碩康碩什麼事兒,此時的他正在實驗室跟趙為民一起探討異源細胞培養與複製的問題。
按照康碩的要求,這些細胞只要外部結構,內部包括遺傳物質以及實驗各類功能的細胞器都不要,用混沌程式配合人工微環境來模擬完成細胞生命行為。
這其中最大的問題是如何在沒有生命行為的情況下保持細胞膜的性質。
這些日子,在驗證生命科學擬真實驗室的同時,趙為民帶著他的助理和學生也在開展相關的研究。
“情況如何?”趁著間隙,康碩也是詢問著這批細胞的一些情況。
“這……”趙為民頓了一下。
“出了什麼問題了嗎?”康碩問道:“有的也不妨直說,我們共同探討一下一下解決方案。”
“問題倒是沒有問題,就是有兩種不同的思路。”趙為民說道:
“活細胞去除遺傳物質和細胞器,置於特殊的溶液中,確實可以長久存在,但這其中有一個難題不好解決,就是這些細胞最終是要製作成混沌晶片存於人體之內的,人體之內不可能滿足這種環境。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我一直致力於培養一種細胞,這種細胞的細胞膜本身可以不依賴於生命活動長期存在,也已經有了一些思路,透過人工編輯細胞的遺傳物質,讓它合成一種特殊的膜蛋白類物質,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事實上,我們已經從一種細菌當中提取到了這種東西,正在進行分析合成這種物質的遺傳資訊,透過基因編輯讓現在的細胞也產生這種特殊的膜蛋白,試驗了幾次,效果不是很理想。
“這個時候,我的一個學生提出了另外的一種思路。那就是,不利用遺傳物質,直接將這種膜蛋白組合到我們獲得的細胞膜當中,這種方法也並不簡單,直接操作磷脂與蛋白質的排列也是一個複雜的課題。
“我們也一直在討論這兩種方法的可行性,目前還沒有最終確定是否要使用這種方案。”
聽了趙為民的介紹,康碩也是明白了目前的狀況,不是沒有辦法,而是有了兩種辦法,但兩種辦法都不是太簡單。
而且,趙為民說是學生們在討論,康碩也看出來了,這可不像是討論,而是已經起了非常大的爭執了。
當然,這也跟趙為民培養學生的方式有關,他向來不干預學生的奇思妙想,甚至還在背後推波助瀾,讓持有兩種觀點的學生想辦法去證明自己。
而證明自己這個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學習和提高的過程,即便最終失敗了,也能有非常大的收穫。
事實上,持有兩種觀點的學生理念差異還很大。
有人認為,必須從遺傳物質著手,透過遺傳物質合成的膜蛋白才更穩定,也更符合邏輯。人工強行把這種膜蛋白附加到細胞膜上,那就不符合“自然法則”的理念。
自然法則的說法,在任何時候都是有市場的,就像一些人一直無法接受轉基因食物一般,他們就認為這種東西是違背自然法則的。
當然,也有人認為,把優秀的基因轉接到植物身上,獲得我們想要的高產、美味等遺傳特性本身就是自然的體現,即便我們不強行拼接遺傳物質,我們透過無數次的雜交,依然可以得到同樣的效果,轉基因並沒有改變這個過程,無非是加快了這個過程罷了。
就像高產的雜交水稻,是用非常複雜的雜交路線得到的,但如果,我最開始拿到了母株,編輯它的遺傳物質,然後透過編輯遺傳基因得到了跟複雜雜交路線完全一樣的遺傳特性,甚至dna都完全一樣,誰又能說雜交路線是符合自然法則的,而基因編輯不是?
趙為民的學生這個時候也是分為了這樣兩派,而且,直接對膜蛋白動手好像還更簡單,也更快捷,畢竟現在人們對基因以及遺傳特性的研究還處在一個並不高深的階段,但蛋白質已經研究的相當透徹了。
康碩聽了許久,也是明白了他們爭執的原因,而且,他突然發現,這批學生好像比自己想象中的要強大,根據趙為民的介紹,兩種方案他們都已經開始設計實施方案了,可不是僅僅只提出了一個想法。
而且,康碩有一種感覺,這兩種方式無論哪一種,未來都可能很大的用處。
他也是點了點頭,說道:“趙老師,你覺得這樣怎麼樣:既然有兩種方案,那就兩種方案同時進行,誰提出的就有誰負責,組建自己的團隊。
“讓他們把自己的想法做下去,不用怕失敗,也不用擔心費用,只要有想法,有思路,有計劃,有方案,覺得自己能幹,那混沌科技提供的課題資金都是不限量的。”
趙為民也是這個意思,剛才他之所以猶豫了一下,就是在顧慮康碩對時間的要求太急了,而這樣分開進行,可能會拖慢進度,既然康碩提出來了,那就好辦了,他也是說道:“我本來也是這麼考慮的,只不過這樣,時間上可能就會慢一些。”
“這個沒關係,這邊白血病的臨床研究需要的時間也不會短。”康碩思考了一番,認可了趙為民的選擇。
原本康碩急於獲得這種細胞,是為了更快的進行醫院細胞的生物學甚至臨床實驗,但現在,他發現這件事情並沒有他想象的那麼簡單。
細胞晶片真正要應用,還有非常長的路要走。
作用於人的東西向來都不是那麼好做的,臨床實驗也並沒有自己想象中的那麼好開展,在擬真實驗室的擬真結果得到普遍認可之前,很多事情是沒有辦法進行的。
這東西跟做一個電子產品的性質完全不一樣,出一款混沌手機,可培養可成長,一經發布,即刻火爆,因為它確實超出智慧手機太多,剩下的,無非就是錢的問題。
但,如果現在釋出一款晶片,它非常強大,但是這些晶片是注射到人的血液中發揮作用的,又有幾個人敢嘗試?
哪怕做這件事的是混沌科技,估計這樣的人也不會多,而且,法律和政策等一系列問題都跟不上,這根本就不是一家企業能夠搞得定的。
即便混沌科技在混沌特別市已經是說一不二的存在了,但康碩貿然也不敢做這樣的決定,重大決定肯定還是要先彙報再進行的。
短時間內,這東西還真的只是醫療這樣一個作用,具有更廣泛作用的細胞晶片還只能緩一緩。
康碩和老師的對話一眾學生可是聽得清楚:只要有想法,有思路,有計劃,有方案,覺得自己能幹,那混沌科技提供的課題資金都是不限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