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十年,我國經濟飛速發展,已經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大國。

但軟實力方面的差距卻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趕超的,學術,尤其是自然科學的差距還非常大。

現在自然科學,幾乎所有的基礎學科理論體系都是西方建立的,我們最大的成果也不過就是在這個理論體系下有一些具體的應用。

學術期刊更是幾乎被西方世界所把控,即便是國內的頂級期刊也大都使用嬰文發表。

中文期刊的地位十分尷尬了,甚至整個科學院一區的期刊,一箇中文期刊都沒有,整個SCI資料庫,中文期刊的數量不足二十。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很多,有人就覺得中文期刊就不該存在,學術沒有國界,好的學術成果就應該在國際學術期刊上發表。

一項科研成果要得到國際學術界的關注和認可,學術就要走向國際,所以學術成果必須要用英文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上。

李允昌倒是沒有這種想法,但是他也沒有像康碩這樣考慮過問題——讓科研走向群眾,成為學術的基礎,這能做到嗎?

“沒有什麼不能做到的,”康碩對這個問題給予了肯定回答:

“如果說是以前,我們國家識字率不高,甚至還有很多文盲,確實做不到。但現在,義務教育至少普及了吧?太過專業的不說,一般的論文看懂是沒有問題的。

“有什麼作用先不說,至少要比去刷微博看那些亂七八糟的玩意兒要強百倍。可別說沒人喜歡看,真有人喜歡,不好找而已,知網還收費那麼貴。”

李允昌倒是被康碩說不知道該做何種表情了:“中文論文的事情,你不是第一個提的,正如你所說,他能讓民眾更方便的接觸到頂級科研成果,但這也涉及到一個認可度的問題。

“不過,這對你好像不是問題,之前還是校長的時候,就有一大群人託關係問混沌數學和混沌開發語言的英文版呢,因為他們覺得他們自己翻譯的不是很準確,想讓混沌科技來做。”

康碩點了點頭,這個他知道,混沌科技的官方郵箱也都被這類郵件給塞滿了:

“事實上,還真不是我故意狹隘的不提供嬰文翻譯版本,實際上它就是翻譯不了,就算是混沌科技去做,也不會比他們自己找人翻譯的要更合適。

“有些詞嬰語中就找不到對應,找個相近的,那味道也不是那個味道。混沌數學本就很抽象,味道一不對,那理解起來意思就更差的遠了去了。除非他們學精通中文,否則是學不好混沌理論的。

“其實,西方的很多理論對於我們的科研工作者來說也是一樣的。”

康碩接著說道:“這也是我下定決心要搞一個頂級中文期刊的原因,這個杆子我要豎起來,把它拔得高高的。

“也希望未來能夠有一些其他中文期刊跟上來,不說能夠達到《科學》、《自然》這樣的的高度,至少要趕上它們的一系列子刊吧?”

李允昌頓時無語,這要求還不低,如果混沌科技去做,那倒還真有可能,可是其他機構的期刊,就不說其他的,有哪家有這樣的想法嗎?連想法都沒有,談何做到呢。

不過,他沒有跟康碩說這些,而是鼓勵道:“想做就去做,有什麼我能幫上忙的嗎?”

“那倒沒有,就是問道了,我正好在做這件事兒,期刊刊號申請混沌科技都已經提交過了,正在等新聞出版署的審批,一個是《混沌》、還有一個是《混沌(科普版)》。

“《混沌(科普版)》不單獨徵稿,就是同期《混沌》裡的論文通俗易懂的講出來的,讓更多人能夠看明白的那種。”

“這這行動倒是迅速。”李允昌:“我以為你才剛有想法,這都已經著手做了,我也幫不上什麼忙,不過有什麼想法隨時都可以找我。”

……

和李允昌聊了一下午,康碩還真的是受益良多,科技的事兒他能解決,但人生經驗,尤其是這個層次的人的人生經驗,那可不是隨隨便便能聽到的。

李允昌也真是對他用心了,真當他就是自家晚輩一般。

“感覺還挺好。”一直孑身一人的康碩,很少能夠體會到這種長輩的關懷,從李允昌家裡出來之後,還如此感慨著。

不過,他很快就從這種關懷中走了出來:“談判已經進入到了焦灼的階段,行動也該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