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讓麒麟9000再戰一場(第1/2頁)
章節報錯
&ni12怎麼就地表最強了?是螢幕超過了三星、相機超過了vlvo還是處理器超過了蘋果13?不要多,這三個滿足一個,我就做主算他地表最強!”
“哈哈哈,施主著想了,天璣800都能比麒麟9000還要強1.7到2.1倍呢,這都用上高通898了,怎麼就不能是地表最強了?不信比比引數,iPhone&ni12。”
“這就是傳說中的春秋對比法?”
“噗嗤,你是要笑死我,嗐,年年搞這些沒用噱頭加價衝擊高階,到頭來不還是得迴歸品牌的初衷——大幅降價,然後維持價效比。”
“別尬黑,什麼叫大幅降價?那叫回饋客戶!釋出不多久就該過年了,就算是虧錢也得回饋客戶不是嗎?1999交個朋友而已,不掙錢的!”
“你才尬黑,離過年就剩一個月多一點,到時候能有貨賣就不錯了,那時候第一批搶購的使用者能不能拿到貨還都不知道呢,想1999交朋友,最起碼得等到明年618。”
……
一個品牌的營銷策略是刻到基因裡的,更是會被網友打上獨特的標籤。
春秋對比法次次贏麻,加上保守詬病的雜耍式搶購,釋出的時候還利潤極低呢,然以後過不幾個月就跳水式的降價,這一切都成了網友們的談資。
不過,被罵不可怕啊,作為網際網路起家的手機品牌,沒有熱度才是最可怕的,在這方面,米家的策略無疑是成功的。
vlvo&ni12同時釋出&ni12的網路熱度簡直時Nex 5的好幾倍,對於網際網路品牌來說,有流量、有熱度,這就是成功。
不過說起搶購,有人立即反應過來,想起了一件事兒:
“這麼一說我才想起來,三家共同首發,驍龍898產能夠嗎?這可是新工藝,離試產成功的新聞才過去一個月,三星4nm的產能這就上來了?別到時候一家搞個十萬臺,那不叫首發,那叫耍人玩兒呢!”
“哈哈,大機率就是這樣了,有十萬臺就不錯了!剩下的等唄!我感覺,高通就是在搶時間,肉眼可見,效能肯定比不上麒麟9010,早發還能賣一點,晚了可就真的直接落地成盒了!”
高通新機發布的話題下邊提到了麒麟,這一題那可不得了,直接就炸了鍋——熱度那是肉眼可見的飆升,彷彿直接引爆了一個數噸的火藥桶:
“麒麟9010比驍龍898強?呵呵!他們那麼吹,你們還真那麼信啊?”
“高通釋出會造假都被石錘了,還在這硬洗呢?群號多好,給我一個,我也整點零花錢!”
“驍龍898前期的宣傳確實存在誇大的成分,但即便是去掉水分,那也肯定比麒麟強!底蘊在那放著呢!
“麒麟一個暴發戶,整天在那吹吹吹的,咋不發產品呢?高通這一出新品,都搶著搞首發,聯合首發都不介意,這還不能說明問題嗎?難道你們比手機廠商還懂?”
“笑死,麒麟不外賣,他們只能去舔高通啊,話說如果麒麟不能生產,華維這個時候肯定也貼上去了,而且還只能買4G版,話說回來,就算只能買4G怎麼也比沒有強不是?!”
“不外賣為啥自己不發?Mate50按正常計劃,該是今天十月釋出的吧?之前還藉口買不到晶片,現在9010不是早已經量產了嗎?遲遲不釋出,還不是要躲著高通,避其鋒芒?”
……
網路上烏煙瘴氣的,實際上是高通的策略之一。
這個時候,他們就是要引導輿論,給不懂行的人灌輸一個理念——高通偉大,有底蘊,麒麟不行,偶爾強一回,也是暴發戶!
我前期的釋出確實有水分,但就算去掉水分拿也比麒麟強!
只要麒麟一天不釋出,高通就可以利用廣大的“特別推廣人員”一直引導這種輿論——而代價不過是一個回覆五毛錢,僅此而已。
代價雖然小,但收穫卻是非常大,網路上的輿論風氣已經開始偏向高通了——輿論那可是個大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