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後悔的汶萊王國使者(第2/2頁)
章節報錯
雖然這時候的鐵甲艦都是側舷火炮的佈局,也就是跟木製風帆戰艦差不多,還是用火炮甲板的樣式。
可難保帶英不會抄襲新明帝國鐵甲艦的甲板上設立旋轉炮塔方案。
嗯,嚴格來說,第一個旋轉炮塔的鐵甲艦應該算到米國北方聯邦的頭上,但那種靠著人力來轉動的炮塔,實在拿不上臺面。
好了,說這麼多隻有一個目的,那就是李明啟不是為了給自己找刺激才放過帶英艦隊的,而是因為國際形勢不允許。
這裡距離印度太近了,沒有了遠東艦隊,帶英會沒有安全感的。到時候世界格局肯定會發生變化。
一但帶英撤走黑海的戰艦,那沙俄的黑海艦隊一定會重建。
而沙俄強大起來同樣不是李明啟願意看到的。
雖然李明啟不希望按照人家設定的規則來做事,可實際情況下難免會收到一些影響。
美洲那裡李明啟可以隨便浪,因為那裡不是世界的中心歐洲,不怕刺激到歐洲的那些國家。
但遠東這裡實在是太敏感了,尤其是阿三那裡。
要知道帶英的僕從軍可是有很大一部分是阿三。對這些廉價到能跟沙俄農奴一拼的消耗品,帶英可是十分看重的。
雖然李明啟不想消滅帶英的遠東艦隊,但布魯克王朝的那些狗屎李明啟可不準備放過。
屠殺十二行分會李明啟沒意見,畢竟這個年頭能在海外做大買賣的華商,很大一部分都算不上什麼好人。
李明啟沒有時間去分辨海外的華商手中有沒有粘著華人的鮮血,只能一刀切,將他們歸類為中立的那一類。
但布魯克王朝的傢伙們,千不該萬不該,他們不應該屠殺他們境內的華人平民。
這就觸及到李明啟的逆鱗了。
你可以說李明啟有些矯情,有些小題大做。認為這些華人只能算是偽清的人,不必為了他們大動干戈。
但李明啟就是一個憤青,前生今世都是憤青。
當然了,前世的李明啟也不是無腦憤青,認為什麼東西華夏都最牛。
但在面對這個時期的華人或者說是華工的問題上,李明啟憤青的思想十分嚴重。
他的理念就是血債血償!
沒的商量,粘上華人鮮血的傢伙李明啟都會一一報復回去,並且加倍奉還。
因為李明啟推崇的就是漢朝的那句名言: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換到現在也一樣,犯我華夏者,雖遠必誅!
此時停靠在斯里巴加灣的各國商船還沒有意識到即將發生的變故,外海的一場小規模交戰對他們來說還屬於是秘密。
可,這種寧靜在汶萊王國的小船跑回來之後就被打破了。
戰鬥剛開始的時候,汶萊的使者還是一副看戲的樣子。
可等到太平洋艦隊的主力出現之後,他們就笑不出來了。
剛才選擇站隊的時候他們毫不猶豫的選擇站在了荷蘭人這邊,可現在的結果卻是荷蘭人變成了弱勢的一方,這就有些坑了。
所以見勢不妙,汶萊的使者就坐船炮回了斯里巴加灣,想要將這件事情彙報給自己的國王。
至少要讓國王做好應對新明帝國責問的準備。
面對氣勢洶洶的太平洋艦隊,所有看過它規模的人都不會想要與他們為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