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啟沒有看到趙真都記了些什麼,遺憾的搖了搖頭,同時也說出了自己的擔憂。

“臣請萬歲爺…不,請陛下賜臣之家族成為史官家族,世代為新明帝國著述歷史。”

趙真抓住機會立刻跪在李明啟的面前懇請讓自己的家族成為史官家族。

看著一臉嚴肅的趙真,李明啟想了想之後還是點頭答應了下來。

華夏曆史的史官家族幾乎都是有節操的,父死子繼、兄終弟及的事情很常見。

《控衛在此》

“不虛美,不隱惡,秉筆直書。”這句話可不只是說說的。

就像是歷史上齊國某個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大夫(齊國的一種官職)弒君後,寫下‘崔杼弒其君’的史官家族。

當時史官是世襲的,被憤怒的崔杼一連殺了太史氏兄弟三人之後,太史氏最小的弟弟依舊在史書上繼續寫下了‘崔杼弒其君’這句話。

甚至害怕崔杼把齊國的史官殺絕了,南方的史官緊接著就跑過來準備接替齊國史官的位置,繼續寫那句‘崔杼弒其君’。

所以看著十分認真的趙真,李明啟說道:“現在都有攝像機了,史官家族還需要設立嗎?”

趙真卻是十分嚴肅的說道:“影像可以騙人,但是史官家族的記載不會!”

於是李明啟就決定不管這個腦袋不正常的趙真了,反正他又不是什麼愛慕虛名的人。

自己開創了新明帝國,為海外的華人撐起了一片可以自由生活的土地,自己以後的名聲也不可能壞到什麼地方去。

至於後世的子孫…

子孫要真是個混蛋的話,讓史官記錄下來也是活該。

現在前線不能去,身邊還跟著趙真這個煩人精,李明啟就只能坐在後面盤算起第一次給陣亡士兵立烈士碑的事情。

不是分散在各處的那種,而是設立在固定的位置。

還要規定以後每到固定的忌日之時全國進行哀悼,他這個皇帝也會親自去烈士碑前緬懷。

說白了就是抄襲唐朝時期的凌煙閣,只不過裡面換上了所有陣亡將士的名字而已。

現在因為白人們大批次來新明帝國務工,所以現在的公路修建的非常快速。

因為過來的白人太多,為此李明啟已經開始讓劉有才設立簽證制度了。

簽證到期之後愛去哪去哪,反正是不能留在新明帝國之內。

簽證幾乎都是短期的,最長也不會超過一年,而且只能出現在工地上。

李明啟可不想以後沒有出現蓄奴州又蹦出來個白州。

看著一臉沉思樣子的李明啟,趙真又掏出了他的筆記本開始刷刷刷的寫了起來。

真不知道他能從李明啟一動不動的沉思中看出了什麼。

“史官也不用什麼小事都要記載下來吧?”

被趙真記錄的聲音打斷思緒,李明啟抱怨了一句。

“史官不是隻在發生什麼大事的時候記錄一下就行嗎?”

“我的生活日常以後就不用記錄了,畢竟誰都需要自己的私人時間。”

聽到李明啟的抱怨,趙真貌似認真的點了點頭,然後又把李明啟剛才的那句話寫到了筆記本上。

看到他這個樣子,李明啟就知道自己剛才的話算是白說了。

不過趙真記錄完之後卻是抬頭回答道:

“陛下,現在前線正在戰鬥,所以今天可不是您的私人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