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新式鐵甲艦建造好了之後,新明帝國才能擺脫現在這種一點點被沙俄當成附庸國的狀況。

想到了海軍,李明啟就坐不住了,他又一次帶著劉有才去戰艦設計局去監工。

說是戰艦設計局,但這個部門有著自己的大型造船廠。

這裡不光有著八個可以建造新式戰艦的大型船塢建築,四周還分佈著十幾個小型的船塢。

這裡生產的就不是戰艦了,而是一些處於實驗中的戰艦。

比如裝進去了一臺柴油發動機的小型潛水艇。

這種潛水艇裡面可以乘坐四到五個人,靠著柴油發動機給後方的螺旋槳提供動力,來實現前進與後退。

但現在這種潛水艇還不具備實戰的效果,現在還處於摸索的階段。

並且已經沉沒了十幾次,造成了二十幾個非裔員工的死亡。但這沒有嚇住設計局的白人工程師與錦衣衛,研究還在繼續。

這次李明啟過來的目的,是來看一看設計局最近上報的那種靠著電瓶驅動的魚雷。

嗯…具體點來說就是一枚加裝了電瓶與螺旋槳的炮彈。

戰鬥部採用了跟地雷差不多的壓髮式爆炸引信(前方的觸碰杆碰到重物就會被頂進炮彈內部撞擊火帽引燃炸藥)。

後面就是一個塞入了電瓶與螺旋槳的動力部位,還有一些為了不讓魚雷在水中旋轉或者快速下沉的尾翼。

並且魚雷是分為上下兩部分的,一半是剛才提到的那些裝置,剩下的半部分就簡單了,它就是單純的空氣艙。

發射之後不會轉向,只能靠著電瓶給螺旋槳提供的動力來前進,直到撞擊到敵方戰艦之後才會停止並且爆炸。(我自己想的,沒有圖片)

這是用來攻擊現在的鐵甲艦水線以下的木製船底用的。

當然了,這一切還只是李明啟給出的一種概念,所以現在還在研究當中。

這種魚雷雖然簡陋,但現在海軍交戰的距離也不是以後以多少海里算的時期,現在隔著幾百上千米都算是遠的。

這樣的話,這種魚雷就有了用武之地,雖然不會轉向,但速度也不慢。

這個距離之下還是很容易就能擊中目標戰艦的。

這可比當初李明啟想採用的靠著無人機或者簡陋版氫氣球投擲炸彈以及燃燒彈的戰術靠譜多了。

視察了一圈之後,李明啟又失望的離開了這裡。

因為戰艦距離建造好還需要至少兩個月的時間,並且現在風乾好的木材也不太容易購買到了。

南方聯盟那些人為了應對北方聯邦封鎖海岸線的蟒蛇計劃,所以也開始了大規模的造船計劃。

一時間收縮了建造戰艦所使用木材的出口,讓李明啟想要大量囤積木材的想法落了空。

不過現在李明啟已經去西海岸各國開始尋找適合造船用的木材了,這麼多國家之中,肯定有造船廠會囤積一些材料。

因此李明啟只需要找到目標,然後派出艦隊過去溜達一圈,這些國家應該就會心甘情願的將這些材料送到新明帝國這裡來了。

戰艦的問題不能短時間解決,那就解決現在新明帝國武器裝備的更新好了。

所以李明啟緊接著又跑到輕武器設計局去檢視現在的武器生產情況去了。

“陛下,現在無煙火葯的生產還是有些慢,那些非裔員工已經對於時常出現的爆炸之類的小事故開始不滿起來了。”

輕武器設計局的負責人江雨夜,對於李明啟的到來一點都不意外。甚至還拿出了一些這段時間的難題準備尋求李明啟的幫助。

他口中的那些非裔員工,都是一些當初逃進山裡的黑人,這些人當初參與了襲擊國防軍的事情當中,所以被丟進了秘密工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