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這裡卻成為了自己用來對付東方人防線的重要位置,這不得不說是一種諷刺。

炮兵戰鬥之前是需要將所有的炮彈與火葯從馬車上卸下來,堆放在不容易被對方攻擊的位置。

然後等到軍隊成線列的開始前進之後,炮兵也會跟著前移一段距離開始炮擊。

而炮兵中負責後勤計程車兵就要忙碌在後勤營地與炮兵陣地之間。

這種方式讓自己的炮兵陣地,有效的避免了因為炮彈以及火葯被引燃之後,一下全部被葬送掉的悲劇。

步兵也是一樣,不能讓士兵們帶著大量的零碎去戰鬥吧?

帳篷與多餘的物資也會被放置在這裡,還有他的指揮位置也會是這裡。

因為這裡可以很容易的觀看到整個戰場,讓他能從容的調動部隊。

但他沒有發現,在這個位置上是看不到國防軍防線後面的管退式火炮陣地的。

並且也看不見那些特意被偽裝布隱藏起來的轉管機槍以及迫擊炮的。

這裡就是王川精挑細選出來的預設戰場,前面的幾次不激烈的戰鬥都是為了遲滯對方,並且誘敵深入。

現在到了給帶英軍隊一記重拳的時候了。

放下望遠鏡,王川回頭看了看距離戰場不遠處的李明啟所在的位置,重重的撥出了一口氣。

別以為這個計劃十分容易成功,這是經過那些參謀們與偵查兵一點點的摸索。

每一次伏擊位置與阻攔的防線,都是經過精密計算與消耗大量時間佈置的。

這樣的戰鬥讓王川有些陌生,但也有一種參與進去的榮耀感。

這時他才知道李明啟為什麼要設立軍官學校了,為什麼要讓所有軍官都要分批進入學院去進修。

要是按照他們以前的戰鬥習慣與思維,肯定就是靠著武器的優勢與對方硬碰硬。

現在這種玩弄對方與鼓掌之中的爽快戰鬥,是他們這些大老粗軍官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演義中這都是那些有名的文臣謀士們能弄出來的計策,現在竟然也能被他們這些普通人給弄出來,嘖嘖…

暗自爽了一陣之後,王川就耐心的等待著帶英軍隊的進攻。

至於為什麼不在那個土坡上放置大量的炸藥直接炸死對方的指揮官,而選擇用孫長鷹的山地部隊進行突襲。

這是李明啟吩咐的,因為他想要將帶英負責這次戰役的指揮官與其他重要人物一網打盡。

然後帶回新明帝國展覽,並且把照片郵寄給世界各國的媒體,讓他們看看新明帝國的強大。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李明啟想要看看,會不會有帶英殖民地在他營造出的這種‘帶英大不如前’的虛假資訊之下選擇反抗。

要是蹦出來幾個殖民地給帶英搗亂的話,這無疑會讓新明帝國有更長的時間來發展自身的實力。

要是提前出現類似布林戰爭那樣的反抗英國殖民的運動,李明啟估計做夢都會笑醒。

還是那句話,有棗沒棗先打上三杆子,有的話最好,沒有的話李明啟也沒有什麼損失。

況且這些軍官還能用來跟帶英談判,拖延他們大規模派遣海軍過來的時間。

所以這就是一場穩賺不賠的買賣,只是在戰鬥的時候稍微麻煩一點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