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我大萌果然蒸蒸日上啊(第2/2頁)
章節報錯
李明啟把望遠鏡遞給了這位中年微禿男。
羅恩看了一陣後,說道:“不用擔心先生,那只是一艘前來補給和維修的軍艦而已,您看,它連炮窗上的炮門蓋都沒有開啟。”
“聽從遠東回來的船主說,前兩天海上發生了一場特別大的風暴,以這兩艘戰艦的速度,估計是被那場風暴波及到了。”
聽到只是來補給的戰艦,李明啟就不再擔心了。舉起望遠鏡專心的欣賞著風帆戰艦最後的英姿。
西班牙於1805年特拉法爾加海戰之後,海軍就顯露出了其虛弱的一面。
此時出現在大海上的就是兩艘從遠東返回的三級風帆戰艦。
兩艘船的船身此時多處漏水,其中一艘船的前桅杆還少了一截,船首像也破碎不堪。
這兩艘戰艦搖搖晃晃了一個多小時才進入碼頭,由於長灘碼頭只是個雛形,所以這兩艘戰艦靠岸後短時間內是不可能得到修理了。
看著從戰艦上走下來的一隊隊海軍士兵,李明啟帶著狗腿子們回了營地。
這些西班牙人剛從遠東回來,其中肯定有對清國極為熟悉的人。他得回去想個萬全之策來應對。
看那兩艘戰艦破損的樣子,估計沒有半個月這幫傢伙走不了。
一群職業士兵的到來,讓李明啟感到了巨大的壓力。
這還只是兩艘即將過時的三級風帆戰列艦,上面的火炮就讓李明啟感受到了巨大的危險。更不用說以後出現的鐵甲艦了。
人口!人口!人口!
現在新明帝國缺少的就是人口,要是有足夠的人,他就可以用自己的人修炮臺、建碉堡。
不用像是現在一樣,只能僱傭洋人來工作,敏感的建築連想都不要想,更不用說建造了。
長灘碼頭這裡,李明啟是準備按照港口來建設的。
光是說服承建公司讓碼頭給將來的造船廠騰出空位,就讓李明啟頭痛了好一陣。
對於李明啟這種外行的建議,承建公司沒辦法,只能捨棄更加適合的位置換地方了。
這也讓李明啟的頭上多了一個不懂裝懂還比較獨裁的帽子。
此時新明帝國的營地已經換了個位置,從之前距離工地不太遠的土丘搬到了如今距離工地五公里的洛杉磯河邊。
工廠區和碼頭區距離很近,而新明帝國營地在工廠區的上游。
外圍修上了一圈圍牆,磚石混凝土結構裡面新增鋼筋,厚度足有半米。
李明啟覺得應該不至於被現在的十二磅炮隨便來上兩炮就垮塌。
圍牆裡面是一圈用木板搭建起來可以站人的兩米寬平臺,上面可以供戰士們巡視用。
這道圍牆修好之後,新明帝國的營地就被那些西方工人們稱呼為東方人的要塞小鎮。
進了圍牆是一條用磚頭鋪出來的道路,這條路有五米多寬。兩旁是一個個用集裝箱改裝的簡易房屋,房屋的外表都用木板簡單遮擋了一下。
現在生活在這裡的新明帝國子民增加到了兩千三百多人。
這些人都是聽說洛杉磯這裡有工作的機會,並且老闆還是個東方人之後,從加州各地趕過來的華人。
這個時間段的華人在加州過的十分艱難。
據當時的薩克拉門託《每日聯合報》在1855年統計,太平洋沿岸大概有3.65萬華人,其中約有2萬人在加利福利亞礦區開礦。
並且為了驅趕這些大多數來自華夏南部廣東省的礦工,加州政府出臺了一系列針對性的稅收。
比如華人礦工每人每月要交4美元的執照費,每天要交30美分的水費,以及25美分的礦權費,也就是說僅稅款一項,每年要交250美元。
所以快要過不下去的華人礦工在聽說東方李的大名之後,紛紛前來求口飯吃。
對於這些來投奔自己的華人,李明啟能怎麼辦?
當然是強忍著笑意收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