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請君入甕(上)(第2/2頁)
章節報錯
“好。”趙雲衿應了一聲,隨後起身整了整衣裳,開門出去了。
“他們出城多久了?”趙雲衿匆匆朝府門口走去,順便向顧庭問道。
“三刻鐘前,我見到沈將軍帶著一隊衛士從咱們坊門前經過。從他們行進的速度來算,此時應該剛出城。”顧庭答道。
“三刻鐘······”趙雲衿不自覺地加快了腳步,說道,“讓於伯駕車的時候快一些。”
趙雲衿口中的於伯,是府中的車伕於得壽。
“是。”顧庭應道。
於得壽早已同一眾護院候在了趙府門外,待趙雲衿踏著車凳上了馬車,他就將車凳放回車尾,然後向趙雲衿問道:“二小姐,今日要去何處?”
趙雲衿沒有說明目的地,只是簡單地吩咐道:“出了啟夏門,沿官道一直走就是了。”
“好嘞。”於得壽答應著,隨後一屁股坐在馬車的馭位上,手中長鞭利落地揚起又落下,令得馬匹快速跑動起來。
此時將近巳時三刻,早已過了進出城的高峰期,因而,趙雲衿的馬車一路暢行無阻,不到三刻鐘,便已駛出了啟夏門。
啟夏門外車馬稀疏,於得壽駕著馬車,很快便來到了官道的拐角處。
才拐過彎,於得壽就見到一個衣衫襤褸、面有灰土的年輕婦人橫臥在前方的官道上。他再仔細一看,發現那婦人雙眼緊閉,躺在地上一動不動,卻看不出有哪裡受了傷。
見此情景,於得壽急忙勒住馬匹,對車內的趙雲衿說道:“二小姐,有個婦人倒在官道上。”
在護院之中,有一人名為張放。張放有著一副熱心腸,他見到有人倒地,沒等趙雲衿發話,就徑自跑上前去檢視情況。
到了婦人身邊,張放便蹲下身輕輕拍了拍她的肩膀,又接連呼喚幾聲,以此來判斷她是否還有意識。
趙雲衿在馬車裡被顛得暈暈乎乎的,故而反應慢了些。她聽完於得壽的話,正想掀開車簾看看,就聽到顧庭對她小聲叮囑道:“小姐,要小心了。”
聽到這話,趙雲衿便收回了剛握住車簾的手,輕聲回應道:“你也是。”
於得壽本就與顧庭一左一右坐在馭位上,因而清清楚楚地聽到了趙雲衿和顧庭的對話。饒是如此,於得壽仍然不明就裡,但他自知不該多問,只好扭頭看向張放。
在張放的幾聲呼喚之後,倒地的婦人悠悠醒轉,她的眼神中滿是感激,襯得她整個人柔弱又可憐:“謝謝你,你真是個好人。”
“小事而已。”張放伸手扶著婦人坐起身來,問道,“這位夫人,你怎麼會倒在這裡?”
“因為……”婦人羞赧地垂下頭去,囁嚅道,“說來真是難為情,我來長安尋親,半途被人劫了錢糧,只好一路走,一路行乞。我走到這裡的時候,又累又餓,突然間眼前一黑,就沒了知覺。”
張放非常同情婦人的遭遇,正想安慰她幾句,就見到婦人的袖中有寒光閃過。他沒來得及反應,便感到有一個硬物重重地擊在他的腹部,硌得他有點疼。他低頭一看,是一把匕首。
婦人臉上的柔弱無辜此時早已消失殆盡,她驚疑不定地看著那把被軟甲阻擋住的匕首,猛然意識到趙雲衿今日是有備而來的。她張口想向同伴示警,卻突然感覺到頸上一陣疼痛,隨後便無知無覺,倒在了地上。
張放曾經押過兩年鏢,好歹有些江湖經驗。他眼疾手快地用手刀將婦人打暈,隨後便發現身側的林子裡乍然有驚鳥離枝。
張放心中一凜,趕忙站起身來,朝著馬車的方向喊道:“不好,有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