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金吾衛的官署皆不在皇城之內,而是分別設定在永興坊和佈政坊之中。

永興坊在皇城以東,趙雲衿從東側城門出了皇城,沒走多久,就在永興坊的西南角見到了左金吾衛的官署:它由二十間懸山頂屋殿組成,佔地頗廣,四周是一圈高大的尖脊灰牆,從遠處看去,只能見到灰白色的屋脊和幾桿旗幡,令人感到神秘而又威嚴。

趙雲衿來到左金吾衛的重門前,門前的守衛見她身著深綠色官服,客客氣氣地問道:“大人來此有何要事?”

趙雲衿取出腰牌給他看,說道:“我乃大理寺司直趙雲衿,奉大理寺卿之命而來。”

守衛仔細看了看趙雲衿的腰牌,臉上堆出笑來:“原來是趙司直,快快請進,沈將軍已等候多時了。”

“沈將軍在等我?”趙雲衿疑惑道,“陳大將軍呢?”

“陳大將軍另有要事,不在官署之內。”守衛答道。

趙雲衿很快就琢磨出陳牧此舉的用意來:他作為左金吾衛的最高領導,沒有保管好佈防圖已經是大過失,如果又搞砸了捉拿賊人這件事,就是罪上加罪。此時他藉故離開,將這爛攤子交給新來的沈時溪,如果他處理得好,自然有自己的一份功勞;如果他處理得不好,至尊便會怪罪於他,自己就能少擔些責任。

想到這裡,趙雲衿不禁在心中感嘆:陳牧真不愧是在官場摸爬滾打多年的老狐狸啊。

“趙司直,請跟我來,沈將軍已在東書閣外等候了。”一位街使不知何時出現在趙雲衿面前,打斷了她的感慨。

“哦,好。”趙雲衿回過神,跟著他邁步往裡走。

街使領著趙雲衿穿過長長的廊道,往衛署的深處走去。這裡的佈局與大理寺很不相同,其中的內室、廳庫、院落錯雜相連,道路亦是四通八達,還沒到目的地,趙雲衿已然忘了來時的路。

終於,在拐過一個轉角後,趙雲衿的眼前豁然開朗,她見到遠處的空地上有一座氣派的高樓,樓下站著三個人。

街使領著她向高樓走去,那三人的面目便在趙雲衿的眼前漸漸清晰了起來,很快,她的注意力便被其中一位身披金色軟甲的將軍吸引了。

從遠處看,那位將軍高高瘦瘦的,他的身姿挺拔,令人聯想起山間的青松。走近一些,趙雲衿終於看清了他的相貌:他的眉宇開闊,一雙劍眉黑而濃密;眼睛不大,但眼神清澈,便是不笑的時候,也自有一番情意在其中;再往下看,便見到他的鼻樑挺直,唇小而薄,若是他笑起來,一定很好看。

趙雲衿猜想,這位應該就是左金吾將軍沈時溪了。在她看來,雖然沈時溪的五官並不精緻,但卻透著一種舒朗的少年氣和勃勃的生命力,確實稱得上“俊朗”二字。

隨著趙雲衿一步步走近,沈時溪也看清了她的模樣:她身量修長,腰肢纖細,雖身著普普通通的官服,卻襯出她膚白如雪;她的一雙眼清清亮亮的,似乎能將一切都瞧得真切。她行動帶風,不似尋常女兒家的嬌弱,倒像是枝上新發的嫩芽,鮮嫩而有生氣。

恍惚間,眼前這位趙司直的臉與他記憶中的一張臉重疊,將他的思緒拉回上元節那一日。

那天夜晚,長安城中華燈大放,百姓皆出門遊樂。沈時溪作為左金吾將軍,從入夜便開始騎著馬在街道之中巡視,以維護治安。

當沈時溪巡至西市時,街上正巧有一輛燈車經過,他便停下等候。就在他四處張望之時,他見到一個姑娘正將面具虛虛掩在面上朝外瞧,突然,一隻黑貓貼著那姑娘的面具跳下地,讓那姑娘受了驚嚇,她的手不自覺地一鬆,擋在她臉上的面具便從她手中滑落,露出一張清麗面容來。

沈時溪這才發覺,在花燈之下的那位姑娘,竟美得不可方物。那一瞬間,他幾乎陷進了她的明眸之中,卻見她很快便羞紅著臉,先是若無其事地將面具撿起放好,之後便像只受驚的兔子一般,拉著兩個婢女擠入人群中去了。

記憶中的那位姑娘此刻正站在他的面前,讓沈時溪有些不敢置信,他不自覺地露出一個淺笑,喃喃道:“原來是你。”

趙雲衿沒聽清沈時溪說了什麼,問道:“沈將軍,你是在跟我說話嗎?”

“呃,不是。”沈時溪意識到自己的失態,趕緊說道,“我等你很久了,趙司直。”

趙雲衿出發得晚,來得自然就遲,她抱歉地說道:“不好意思,路上耽擱了。”

“倒也不要緊。”沈時溪說著,介紹起在他身邊站著的兩位街使,“這是張乾,這是程帆,都是左金吾街使,若是有什麼需要探查的,交給他們便是。”

趙雲衿用眼神同那二人打了招呼,突然發覺張乾投來的眼神非常熱切,像極了見到熟人又不方便打招呼的樣子。

趙雲衿仔細想了想,突然覺得張乾這個名字有些熟悉,好像在哪裡見到過。很快,她就想起自己曾在案卷中見過他的名字,便對張乾說道:“張乾,我記得你,去年我調查宮中珍寶失竊之事,多虧了你的協助。”

張乾的小眼睛裡立刻放出了激動的光芒,他靦腆地撓撓頭,說道:“趙司直你記性真好,連我這麼一個小街使都還記得。”

“哪裡哪裡。”趙雲衿自謙著,在心中暗暗說道:你暗示得那麼明顯,我想要不記起你來都很難啊。

一番寒暄過後,沈時溪便領著趙雲衿進了東書閣。

東書閣是一座高樓,共有三層樓。底下兩層樓放置的是一些兵書和普通公文,凡是官署中的人都可以自由出入。第三層樓則放置著機密檔案,且始終有人在外把守,除了左金吾衛中的大將軍和兩位將軍,其餘人皆不得進入。

趙雲衿在沈時溪的帶領下來到東書閣的第三層樓,見到這裡除了門以外,其餘三面牆上都安著連子窗,窗上覆著透氣的輕紗。在這裡使用連子窗的好處就在於,它既能保證採光和通風,又能確保房間的封閉性,不必擔心賊人會從視窗進入。

整個房間內的佈置非常簡單,沒有多餘的擺設,只有八個帶鎖的大書櫃。這些書櫃被排成兩行,每行四個。趙雲衿注意到,第一行的書櫃中,有三個書櫃的櫃面和把手上都有幾道很新的刀痕,像是不久前才被刀砍過,而且這三個書櫃上掛著的鎖也比其餘的要新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