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這個世界上最強的驅逐艦,那還得看繁星的055和自由聯邦的阿利伯克。

在航母戰鬥群中,055型驅逐艦承擔編隊防空、反艦、反潛和遂行對陸攻擊作戰任務。

055型驅逐艦作戰系統配置上具有較為先進的電子武器裝備,根據055型驅逐艦的作戰使命的定位,採用頂層設計,層層分解的方式,最佳化架構的合理性和整合度,指揮與控制一體化。

實現標準資訊、通用基準完全共享,裝置小型化、通用化、整合化、標準化。

在雷達、電子對抗及通訊天線的高度整合化的條件下,艙面電子裝置佈局將會非常簡練,而開放式通用介面顯控機櫃給後續升級工作帶來便捷。

在作戰流程上,簡化指揮層級,減少戰位,減輕操作人員的工作強度。

而阿利伯克的地位也很高,功能也很強大,不實際打過的話,沒辦法分出勝負,只能是玩一玩“鬥獸棋”擺資料。

但就艦體的犀利造型和規整程度來說,那一定是055大驅更勝一籌。

而且首批8艘055大驅不是終極版本,它們沒有用上綜合電力系統,也沒有安裝升級套件。

傳統驅逐艦的動力系統一般將熱機、傳動系統和推進器佈置在一條直線上,發電系統相對獨立作為軍艦的輔助能源。

隨著時間的推移,各國海軍對軍艦操縱性要求的提高,艦船綜合電力系統成為了新的發展方向。

比如撒克遜的45型驅逐艦是世界上第一型採用綜合電力系統的軍艦。

不過第一型……也往往代表著技術不是那麼的成熟。

說到45型驅逐艦,繁星的軍迷們給它起了一個外號, 叫“頂個球級驅逐艦”。

原因就是45型驅逐艦外觀上高聳的雷達塔以及上面的球形雷達, 就像頂了個球一樣。

這麼設計主要是為考慮到地球曲率,透過增高雷達高度來增加探測面積, 同樣的操作還有上次世界大戰中,舊出雲帝國海軍的扶桑級戰列艦上,就是那出名的“違章建築”。

不過相對艦船整體而言,45型的重心分配主要還是在艦船底部的, 而且頂個球雷達也沒有那麼重, 所以重心問題還是不必擔心的。

只不過它的動力問題就需要擔心了。

由於技術問題,第一批6艘45型驅逐艦經常趴窩,而且因為……經濟問題,可能也只有第一批6艘了。

這款驅逐艦的動力和推進系統有問題, 近年來的幾份報告詳細說明了當45型驅逐艦被部署到高溫地區時, 推進系統故障會讓該艦失去動力。

事實上其動力系統故障根源問題在於推進系統中WR21燃氣輪機所用的中間冷卻器工作效能不可靠,撒克遜人還不需要背這個鍋,因為中間冷卻器是……自由聯邦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製造的。

其直接表現就是WR21型燃氣輪機在高溫條件下效能會出現“災難性退化“, 比如說在中東地區或者是孔雀洋航行時就曾經出現過發電機失靈,推進系統在一段時間內不工作、全艦供電失效等等情況。

為此他們的解決方案是切割開船體,往船裡面再塞一臺柴油引擎。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45型驅逐艦趴窩在港內的時間與其出海執行任務時間對比達到了四比一,如今其快要成為了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船了。

甚至有一段時間,全部的6艘45型全部處於不同的維護或升級階段,都不能出航。

所以有議員表示:“我們需要新戰艦。”

然後被回懟:“你掏錢啊!”

不過綜合電力系統確實代表著先進, 45型這個吊樣只是撒克遜不行。

所以自那之後, 陸續出現了地平線級驅逐艦和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甚至連伊麗莎白女王級和福特級航母也紛紛使用了此項技術。

只不過綜合電力系統的作用還是沒有體現出來, 倒是經常出現故障, 導致全艦停電失去動力。

當然,越來越多使用該項技術的船隻出現, 也代表著這項技術在快速走向成熟。

而所謂綜合電力系統, 就是將軍艦的原動熱機全部用於發電, 全艦的所有用電都由同一電網控制和輸送。

採用綜合電力系統後, 艦船的動力傳動由原來的傳動軸變為電纜,省去了齒輪箱、軸系等一大堆機械裝置, 大大簡化了空間,有利於艦船的模組化建造。

由於避免機械連線, 大大降低了噪音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