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各個螢幕的顯示跟文字的方向也一樣,跑步機、腳踏車等訓練裝置也固定在“地板”上,連睡眠艙也有床鋪、牆壁、窗戶和天花板的分別。

種種的指示,都能輕鬆讓航天員們分辨出方向。

太空裡雖然沒有方向之說,但航天員們必須時刻分清楚,這對於他們的健康狀況和工作生活狀態都非常重要。

所以繁星空間站就選擇了這種明顯的佈置方式,就是為了給航天員提供明確的方向感。

而這種佈置,它的“地板”跟裝滿了儀器裝置的牆壁不一樣,它上邊除了凸起的金屬和綁帶限位器,可以說一馬平川。

“地板”的下邊是儲物倉,開啟地板,裡邊都是各種包裹物資,所以不會走著走著踩到一塊顯示屏上。

航天員們試了試,發現這身新裝備確實有用,那真是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停在一個地方之後不會再跟以前一樣東倒西歪了。

不管是站著做彙報,還是坐著操控外邊的機械臂,都不用再分心繃緊身體,而是可以全心全意的做任務。

而且穿上它們還能在空間站里正經走路。

只是相對於地面,雖然有反助力帶來的阻力,但還是有些發飄,不過對於天天飄著的航天員來說已經很好了。

當然,一般情況下轉移場地還是飄比較好,因為地面上很多限位器,走路不能正常往前走,要用那種有些做作的抬腿姿勢往前走。

而且艙內也不是特別的寬敞,還有餐桌支稜著擋路,旁邊也有裝置,甚至有人在跑步機上跑步的時候會把休息區的走廊擋住,那裡就只能從上邊飄過去。

其他的包裹就一般了,也就是一些時令水果,還有一些更先進的電子產品。

由於火箭的運力有限,所以雖然航天員們的菜譜豐富了,但時令水果也不能帶多了,所以每次都是易儲存的蘋果,數量也不能敞開了吃。

所以他們都捨不得吃,需要規劃著吃,因為要堅持到下一次補給的時間。

但蘋果的清香在空間站裡確實特別,所以航天員們就把它們放在冰箱裡,有時去拿其他食物的時候蘋果的清香總能飄得滿空間站都是。

那感覺……又爽又無奈。

於是李未來就往這次的貨物裡裝了不少水果,足夠航天員們天天吃。

等到下一個月,空天飛機的月飛行次數會有3次,每次都會跟空間站對接,也會順便運一些物資。

由於這次是首飛,為了預防萬一,裝載的貨物價值“不高”,等到後邊會有更多好東西送上來。

不過嘛……這次首飛的成本巨高,高到公司經理看到了都牙疼。

所以在成功首飛之後的會議上,公司經理就把這事說了。

“李總,木鳶號這次首飛的成本太高了,尤其是加註液態金屬氫燃料的成本。”

“如果我們沒有辦法把燃料成本降下來,那麼木鳶號就不能像我們之前設想的那樣開啟全新局面了。”

“雖然它確實方便了,功能也很強大,但是成本太高,比傳統火箭都貴,尤其是比不過對面的雄鷹九號……”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