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飛船落地的時候,他們也在椅子上睜開了眼睛,然後就聽到了“嘩啦啦”的掌聲。

李未來讓工作人員幫助他們摘下了頭盔,他們表現的相當興奮。

“哇哦!我們回來了!”

“還是地球上親切啊。”

“我已出艙,感覺良好!”

“我有點腿軟,請扶我一下,謝謝。”

“這真是太刺激了,就跟我真的去了一趟太空,然後又回到地球一樣。”

一陣笑鬧之後,還有一段記者提問,而記者第一個問的就是李未來,是關於面部建模的事。

這個很簡單,因為頭盔裡有掃描裝置,戴上之後直接會對面部進行掃描,然後生成建模。

這個建模是初始設定,還是身份繫結,是要進行備案的。

當然,進入虛擬空間之後不想用的話可以繼續調整,或者直接換成模板面孔,或者自己弄奇形怪狀的面孔,就跟捏臉一樣。

這話一出,人們之前的疑問就被解決了。

“我就說嘛,實用科技不可能搞什麼內定。”

“就是,這幾年實用科技的作為有目共睹,它還是很值得信任的。”

“我一開始就沒懷疑過。”

“沒錯,沒錯,我現在只想知道這個頭盔的售價是多少,我已經等不及買一個了。”

“是啊,看他們玩的太爽了……”

之後對幸運嘉賓的採訪,他們說話的條理就沒那麼清晰的,哪怕已經結束了,可他們還是很激動。

不過唯一統一的就是這頂頭盔用起來真的很爽,作用也非常大,別看他們只是在裡邊待了一小會,但所有的訓練感覺都技術。

有人拍著胸口保證,要是現在讓他去空間站操作裝置,他保證一個步驟都不會差。

甚至他都掌握一些很玄乎的“手感”了!

還有一位上了年紀的嘉賓更是激動,他覺得自己的大腦好像回到了年輕的時候,記憶力非常好。

其他人也表示使用“空間之門”頭盔的時候也感覺的大腦很清晰,記東西非常快,印象也非常深刻。

這其實就是“空間之門”頭盔的特殊裝置在不斷的刺激記憶區,有移動永久性增加記憶能力的作用,只是根據使用者本身情況的不同,增加的程度也不同,但基本上是在增幅人類的基礎屬性。

用在學習上,絕對事半功倍!

當然,也有人看到了它的遊戲潛力,甚至幸運嘉賓的訓練場景都可以看做是一款太空模擬遊戲。

沒別的說法,因為神經潛入式虛擬現實技術對於遊戲領域來說就是至高神器!

對遊戲玩家來說,肯定是這樣的,技術越先進,他們就越興奮。

對於實用科技技術體系的遊戲公司來說同樣如此,他們也相當的興奮。

這種遊戲形態,很多遊戲公司都設想過,只是誰也沒想到會在他們這一代實現。

甚至李未來已經介紹了,公司的第一款遊戲,也是一直暢銷的《我欲成仙》,已經被已經被移植進去了。

只不過為了照顧大多數使用者,各種素材做了一些簡配。

尤其是那些地上的草和樹上的葉,只要某些特定部位使用可以觸碰的實體建模就可以了,大部分都可以用貼圖代替,那樣絕對可以解放大量的計算資源。

如果想要更逼真一些,最好讓頭盔無線連線上電腦主機,那樣聯合起來的效能會更好。

同時他也建議遊戲行業的友商們,不一定非要做“真實”世界觀,用卡通世界觀做出來一樣可以。

只要把觸感、嗅覺之類的核心元素加進去,一樣有大量的玩家會為之瘋狂。

這個東西友商們自然是懂的,做卡通世界觀和貼圖代替法差不多,都是用來解放計算資源的,畢竟一縷縷和一塊塊的頭髮比一絲絲的頭髮好做多了,對硬體的要求也相對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