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要當一把太空遊客,但航天員們進來之後還是開始幹活了。

木鳶號不僅載了他們倆,還載了一些物資。

不過雖然當了搬運工,但是加了“航天”兩個字,那就高階了很多。

因為他們全程是靠飄的。

事實上實用科技內部關於遊樂園空間站的運營方案也商量了很久,最開始他們是想讓飛行員兼職服務人員的,但是後來經過反覆的商討, 還是決定安排常駐的服務人員。

本來只是短時間飛行的話,航天飛行員可以客串一下服務員,但要是遊客們在空間站裡待個十天八天,直接把航天員也綁在空間站裡十天八天就不好了。

本來航天員跟空間站是絕配,但“遊樂園”不是科研型空間站,沒有任務給他們做研究,所以把職業航天員綁在“遊樂園”空間站裡可不是好事。

甚至之後實用科技會把航天員從“太空遊駕駛員兼服務員”的事上解放出來, 換上懂一些相關技術的太空服務人員, 航天員們就可以去其他更重要的事了。

而且還能多創造點新興的工作崗位。

人數也不用多,畢竟服務人員和遊客的數量比例要安排好。

專門的太空服務員,以前可是隻能在科幻作品裡見到。

一會的功夫,航天員就搬完了物資,當他們再次聚集到空間站大廳的時候,就半講解半體驗的開始了人類真正的首次太空旅館之行。

作為兼職的空乘人員,雖然不是專業的空間站服務人員,但他們上來之前受了不少訓練,一個人扮演服務員,一個人扮演遊客,演的還真不錯。

真正可以體驗的時候,他們已經脫掉了艙內航天服,換上了常服,而且每個人身上還多了一套小巧的太空機動裝置。

這個裝置有好幾個噴口可以噴射壓縮氣體,能讓使用者在失重的環境裡進行機動,不至於在原地“撲騰”。

當然,它噴射的壓縮氣體速度很慢, 只能讓使用者緩緩移動,不至於突然飛過去把使用者撞傷。

“好了, ‘各位’旅客,這裡就是遊樂園空間站的大廳了,大家可以看到,這裡相當的寬敞,所以這裡也算是整座空間站最大的公眾場合了。”

說完這個,“服務員”把手指向了一道明顯沒有任何裝置遮擋的“道路”,這條路圍著艙內壁轉了一圈,顏色跟地面公園裡的紅色塑膠跑道一樣,可以說非常扎眼。

“這是一條太空跑道,是用來跑步的。”

“當然,真正要鍛鍊還是得去太空健身房的專業太空跑步機上,這條路是娛樂性質的,從這裡跑步的話,你可以從其他遊客的頭頂上跑過去,其他遊客也能看著你從‘地面’、‘牆壁’和‘房頂’上跑過去。”

“我說了這個大廳很大,那麼怎麼體驗空間上的大呢?答案是繞著它跑一圈!”

說著“服務員”就飛到了跑道的起點位置,然後啟動電磁靴站到了“地面”上。

空間站的內部空間有軟包材質,但核心框架還是金屬的,所以磁力靴可以站立。

只見“服務員”從跑道的起點兩側抽出兩條彈簧帶扣在腰部兩側的掛鉤上,然後腳下輕輕用力, 她就踩著大廳內壁跑了起來。

彈簧扣跟艙壁連線的地方是滑輪,也跟著它一塊“跑動”。

這畫面,如果忽略這裡是空間站,就像他踩著地板、牆壁、天花板轉圈跑一樣。

當然,別看彈簧帶把她的身子固定在了“地板”上,可失重狀態還是很難保持平衡的,一圈還沒跑完呢,她就一個前傾,再次飄了起來。

因為有彈簧帶固定著,才沒有亂飄。

畢竟只有兩側各一條彈簧帶,而且力量也不強,只是稍稍把身子往艙壁上拉,受力面也比較單一。

站著保持平衡還行,一旦跑起來,那種小心維持的平衡很容易被破壞了。

哪怕穿著電磁靴也不行,因為一旦跑起來,電磁靴的“吸引”面積會減小,吸力也會減小。

甚至“服務員”還演示了一種不固定彈簧帶的跑步方法,那就是全憑電磁靴的吸引力跑步,但是這種方式不僅跑步姿勢更怪異,也更容易“起飛”。

稍有不注意,兩腳的電磁靴就會因為吸引力不足而讓使用者漂浮起來。

這算展示了“未來遊樂園”的一個有趣玩法,以後遊客們可以作為一個挑戰,可以看看誰單次“腳踏實地”的跑圈次數最多。

再之後,“服務員”把各個地方都介紹到了,也讓“遊客”進行了體驗。

比如在大廳裡玩太空排球,因為不好用力,球指不定會飛到哪去。

還在專業的太空健身房裡做了訓練。

哪怕遊客們只是在太空待幾天,肌肉和骨骼密度的流失幾乎看不見,但是在太空鍛鍊的重要性不可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