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

擎天架海!

擎天,支撐著天。

架海,跨越過海。

這個詞語常常形容某事某物的本領非凡,能擔當重任。

擎天火箭的意思就是字面意思,雖然80米絕對不是人類有史以來最高的火箭,但配合著李未來一塊拍攝進去, 它的巨大程度就被充分顯現了出來。

尤其是從下往上看去,好像真把天空支撐起來一樣。

至於“架海”,那就更沒問題了。

不過擎天火箭架的可不是地球上的海,它架的是星辰大海!

它可以用超強的運載能力為人類架橋,讓人類跑步進入太空時代。

這名字太好了!

擎天超級火箭的轉場跟其他火箭不太一樣,也就同為超級火箭的星艦火箭才差不多。

它沒有傳統的組裝大樓,只有大型製造廠房, 足夠把擎天火箭的助推器模組和運載器模組製造出來。

它們會在自己的製造廠房裡做各自檢查,然後推出來集合到發射臺上進行堆疊檢查。

由於擎天火箭只是直徑超級大,個頭卻“不怎麼高”,所以只建造100米高的發射塔架,然後配上一個吊運能力超級強的大吊車就可以了。

超級發射塔是純粹的白色鋼結構,沒有任何多餘裝飾和多餘設計,一切從實用出發,但是它上邊粗壯的結構鋼柱就足夠刺激人們的神經了。

在它旁邊的擎天火箭也是白色塗裝,而且沒有貼滿一半的黑色隔熱瓦,只有簡約設計的紋路,看起來科技感十足。

同時為了應對它的超大直徑和超大重量,實用科技還建造了超大型的地面運載工具。

承載著推進器的轉移平臺就是發射平臺,它會直接開到發射水池的上方進行固定,然後承載著運載器的移動平臺開到旁邊,發射塔上的吊車把運載器吊起來放到推進器上。

就一下,擎天超級火箭就組裝完成了。

把擎天火箭組裝完畢之後,發射塔合上了幾條機械臂,它們分別位於運載器和推進器的連線處、運載器貨艙閉合處、貨艙檢查“視窗”和助推器檢查“視窗”。

運載器和推進器的連線處就不用說了, 那是飛到一定高度需要脫離的地方,工程師們要檢查那裡的連線是否契合, 也需要檢查發射之後能不能正常脫離。

貨艙閉合的檢查也差不多,從組裝大樓轉運到這裡,然後又進行了吊裝作業,所以需要檢查閉合裝置是否完好。

運載器的貨艙蓋很大,直接跟貨艙的長度一樣,而且開合轉軸就在圓周的直徑線兩端,兩塊艙蓋一開啟可以直接展開圓柱形貨艙的一半空間。

至於貨艙檢查“視窗”就有意思了,說是“視窗”,其實它是個“門口”,就在貨艙蓋的最下方。

工程師們可以開啟那個檢查視窗,然後進入貨艙對貨物進行檢查,尤其是固定貨物底部連線機構是他們檢查的重點。

因為貨物差不多緊貼著貨艙壁,所以觀眾們沒看到貨物的全貌,不過實用科技航天公司已經說了那是“未來遊樂園”空間站的核心艙,觀眾們可以根據之前的cg演示圖進行腦補。

助推器檢查視窗也差不多,都是進入火箭內部對裝置進行一個最後的檢查。

還有不用機械臂的檢查,就是助推器和活動發射平臺的連線固定,這也得檢查仔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