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星艦首飛和充氣太空艙(第1/4頁)
章節報錯
繁星航天局和實用科技航天公司的聯合釋出會過去了,但是人們的討論卻沒有結束。
畢竟兩者合作的超級大建計劃太驚人了!
實用科技航天公司發射的一個商業空間站艙段就有好幾倍的國際空間站加壓空間,更別說巨大的繁星空間站二期工程了。
這個開年大活足夠震撼人們很長一段時間了。
和平83年1月10日,木鳶號空天飛機正式執行了首次商業太空遊飛行任務,標準繞行地球軌道3圈半,全程耗時6個小時。
這次的7名乘客來自世界各地,機票都是開售之後第一時間搶到的, 除了1名繁星的遊客是花了1000萬繁星幣,其餘每個人都花費了200萬聯邦幣。
別看換算出來的票價貴了一點點,但他們照樣高興地鼻子都冒泡了。
他們還大讚實用科技航天公司很良心。
因為之前星際探索科技公司的載人龍飛船太空遊,都是5500萬聯邦幣起步。
雖然那些太空遊在軌道上待得時間長,大概四天左右,還有的能入住國際空間站,但他們認為既然都是軌道級的太空遊, 本質上是一樣的。
時間長短什麼的區別不大。
而且6個小時200萬聯邦幣,換算成每小時的價格為33.3萬聯邦幣左右, 而5500萬聯邦幣的4天太空遊,換算成每小時的價格是57.3萬聯邦幣左右,照樣是實用科技航天公司的價格便宜。
最重要的是,實用科技航天公司能提供200萬聯邦幣的6小時遊,星際探索科技公司卻不會提供340多萬聯邦幣的6小時太空遊。
它要麼按照一張票5500萬聯邦幣起步,要麼就是遊玩4天起步。
當然,這是之前的情況。
不知道面對木鳶號的搶生意行為,載人龍太空遊的價格和時間會不會出現變化?
而實用科技航天公司首次商業太空遊回來的遊客們都表示不過癮,想要再次飛行。
不過實用科技航天公司考慮到商業太空遊才剛剛開始,還是以穩妥為主,所以只保持了一週一次的飛行頻率,其餘時間會對木鳶號的狀態進行評估和維護。
而後續航班的乘客已經在排隊了,他們短時間內肯定是沒辦法再次飛行。
不過後邊公司會根據情況推出時間更長的太空遊套餐,他們可以等等看。
甚至剛剛在釋出會上亮過相的“未來遊樂園”空間站還有幾個月就要發射了,到時候肯定會推出更好的太空遊套餐。
不過令人疑惑的是,這次自由聯邦沒發表什麼言論,也沒什麼動作, 只是在埋頭髮展自己。
星艦的測試頻率越來越快, 各個專案的進度也越來越完善。
很快,也就是1月18日,木鳶號執行了第二次商業太空遊飛行之後,繁星那三位在月球出差半年的航天員終於回到地球了。
他們乘坐載滿了第二批月球樣本的奔月飛船和新載人飛船組合體進入地球軌道,兩者分離,奔月飛船停靠在繁星空間站上,新載人飛船則一頭扎進了地球大氣層。
新載人飛船進入大氣層之後完美開傘,之後穩穩的立在了東風著陸場上,而搜尋人員就在旁邊,馬上開著直升機降落下去,開始協助航天員們出艙。
這次飛行大概就是新載人飛船的最後一次飛行了。
本來作為繁星新一代的載人飛船,它身上有很多重擔,只不過隨著實用科技的出現,它的任務就漸漸被覆蓋了。
不過這也代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
之後幾天從月球返回的航天員會全面的檢查身體,然後進行恢復訓練,順便把在月球生活和工作的經驗傳授給第二批登月航天員。
1月底,第二批航天員乘坐特意推遲一週商業飛行的木鳶號去太空, 然後跟空間站的三名航天員一塊往奔月飛船裡搬運補給, 同時也把奔月飛船裡的月球樣本搬到木鳶號裡。
6名航天員已經可以組個“流水線”了,所以不用“飛來飛去”,只需要站成一條直線,然後輕輕把東西朝下一個人推過去就可以了。
也就是在奔月飛船和木鳶號裡的航天員稍微忙活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