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實用科技航天的實力展示(第1/3頁)
章節報錯
就在月球水冰樣本、人類未來月球基地、人類未來遠航飛船等資訊佔據國際熱搜的時候,自由聯邦那邊的高頻率測試也漸漸衝了上來。
很多人都知道自由聯邦這是急了。
本來按照正常的時間,雙方的載人登月任務至少要等到明年夏天的時候才執行,沒想到今年夏天的時候繁星突然實現了載人登月,一下子讓自由聯邦陷入了尷尬的境地。
然後繁星又要在12月份再發射一座艙室,讓自己的月球前哨站進一步完善,這就完全讓自由聯邦沒面子了。
它能忍呢?
它不能!
所以它這次必須在繁星的“三號箭”發射之前發射自己的“三號箭”。
只不過這次繁星這邊不載人, 很多載人才需要做測試都免了,所以才能這麼快。
自由聯邦這次可是要執行載人登月任務的,這麼趕……不怕出事嗎?
顯然,明面上是不怕的,因為他們一天一個“大捷”,每一項測試都是100%的成功,12月初就能發射。
而另一邊,繁星用長征七號發射了一艘改裝版的貨運飛船, 或者說應該是燃料補給船。
奔月飛船的燃料加註口就在動力模組旁邊, 也就是在飛船的“腰上”,當燃料補給船靠近的時候,它開啟了加註口,讓燃料補給船對接了上去。
這次自動進行的燃料加註很順利,完成加註之後燃料補給船就降軌燒燬在了大氣層裡,而奔月飛船帶著補給和滿滿的燃料再次飛向了月球。
從這次軌道加註任務可以看出來,以後的燃料在軌加註任務肯定不會少,所以空間站的二期工程要加一個燃料加註站。
有燃料加註站,那麼專門的燃料補給船也有得,可不能像現在這樣用臨時改造的貨運飛船,而且還是用一個燒一個。
很不划算。
這方面的計劃自然是有的,明年實用科技的超級火箭就首飛了,到時候專門造一艘燃料補給船,一下次就可以運幾百噸燃料進入軌道。
至於專門的燃料補給船什麼的,就只能先用貨運飛船改裝了。
不管是載人還是貨運,之前的發射模式都是發射一艘準備一艘, 一旦出現什麼意外, 另一艘立刻就能頂上去。
同時製造廠也在製造第三、第四艘,有很多的冗餘量。
只不過木鳶號出現之後,它們的作用就被代替了。
但怎麼說也已經造出來了,肯定不能就那麼扔了,那太浪費了。
浪費的事,永遠不會在航天任務上出現,因為成本太特麼高了,所以兩者很快就被安排了新任務。
載人飛船雖然不載人上天了,但也得發射進軌道對接在空間站上,作為緊急時刻的救生船。
木鳶號的靈活性那麼高,就不讓它時刻“綁在”空間站上了,但已經不當主要用船的載人飛船就沒事。
不過要注意每艘飛船的服役年限,在太空待得時間太長了就得脫離空間站返回地球,然後再派一艘上去。
等過幾年老式載人飛船用完了,估計就用成熟的新方法了。
而最開始的時候貨運飛船沒找到新用處,差點就進了博物館,好在最後找到了給奔月飛船運送超級燃料的活。
這個活不用頻繁的幹,因為加滿一次燃料足夠奔月飛船往返地月軌道好幾趟了。
畢竟那是超級燃料,第一次的時候並沒有加滿。
時間進入11月份,這個月倒是沒什麼大事發生, 基本上都是各種測試資訊。
首先是自由聯邦載人登月任務的測試, 就像花錢買了熱搜似的,它的訊息天天佔著國際熱搜。
然後就是繁星第二座月球生存艙室的新聞,它跟搭載它的長征九號火箭也在不斷的合練。
前邊兩個新聞代表了過去的輝煌,裡邊的火箭都是傳統的超重型火箭,不能回收複用,運載能力也“不行”,而之後的訊息就跟新型的超級火箭有關了。
不管是埃瑪隆的超級火箭星艦還是李未來的20米直徑超級火箭,他們都是明年首飛,所以各種測試任務也越來越多,越來越頻繁。
從資訊裡可以看出,埃瑪隆的超級火箭星艦訊息更多,熱度也更高。
事實上這是有點反常的,人們明顯對20米直徑的大傢伙更感興趣,可見自由聯邦在這上面掏了錢。
然後就是商業空間站的事,明年也要閃亮登場了,自然得多多出來亮相,這樣股東們才有信心,股票才賣得好。
很多人都發現這些東西的主要玩家是自由聯邦和繁星,基本沒有其他國家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