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月之後的第一件事要做什麼?

那自然是插旗。

確定聶志明是第一個登上月球的繁星人,後邊兩位航天員也就不著急了,他們沒有在聶志明之後著急登陸,而是帶上了摺疊旗幟、紀念牌、支架、相機和錘子。

奔月飛船貨艙的吊車有好幾種控制方式,工作人員可以在貨艙和基地的作業系統上控制,也可以在宇航服的腕載電腦上控制,還可以交給飛船和基地裡的智慧系統進行控制。

比如現在, 聶志明下去的時候就是劉東在飛船作業系統上控制的,劉東下去的時候就是由飛船的智慧系統控制,等到孫麗麗最後下去的時候是由聶志明的腕載電腦控制。

幾乎是都做了一遍測試。

等他們都來到月面之後,人類的歷史又往前邁了一步。

雖然聶志明不是第一位登陸月球的人類男性,但孫麗麗卻是貨真價實的第一位登陸月球的人類女性!

不過那是國家方面要注意的事情,宣傳上需要,現在的她只是在簡單的拿錘子錘一個支架。

直播間依然開著, 目前的鏡頭來自前哨站和飛船的外部攝像頭,而他們則是在前哨站和飛船之間放置旗幟和紀念牌。

以後這裡就是前哨站的廣場了。

月球上的重力太小了,之前自由聯邦簡單插的旗就被上升級起飛的羽流衝倒了,他們自然要把旗杆砸進月壤裡一截,讓它立得更牢固。

指令長聶志明跑到更遠一些的地方架設了相機,他們要拍攝一些更清晰的照片。

畢竟艙外攝像頭跟專業相機比起來,還是差了點。

當然,艙外攝像頭能直播,專業相機不能直播,各有各的優點,也各有各的用處。

不過就一般的直播來說,觀眾使用的螢幕也不是特別大,所以艙外攝像頭提供的直播畫面已經很高畫質了。

所以三名繁星航天員對地球的問候、對人類的問候、對繁星人的問候,插上繁星、實用科技和國際議會的旗幟等等動作,都拍的清清楚楚,也讓地球上看直播的人看的清清楚楚。

五十多年後人類再登月,科技發展確實很大,尤其是直播類的科技。

相比於幾十年前自由聯邦登月時鬼影一樣的電視直播, 現在的超高畫質網路直播畫質才是真正的登月直播。

等航天員們佈置好了旗幟和紀念牌,又架設好了專業相機, 他們找了一個合適的位置拍合影。

從佈置好的相機畫面裡可以看到,三名航天員在旗幟和紀念牌旁邊,他們稍後一點的兩邊是哨站和奔月飛船,“月亮”一樣的地球在他們頭頂上。

這張特殊構圖的照片,註定會載入人類歷史。

不過看直播的觀眾們暫時還看不到這個畫面,他們只能透過艙外攝像頭看到一個側面,但有些人已經能想到差不多的構圖了。

這把他們急的抓耳撓腮。

尤其是拍了這張合影之後,這次的“繞月轉登月”直播也告一段落了。

至於下次直播什麼時候,另行通知。

全世界人有什麼想問的可以給繁星航天局和實用科技航天公司留言,下次直播的時候會由繁星航天局、實用科技航天公司或在月球的航天員親自進行解答。

觀眾們看直播的時候就有很多疑問,現在讓留言,那話自然就更多了。

當然,第一波資訊肯定都是興奮的情緒。

“啊啊啊啊,最後拍的那張照片什麼時候能看啊!”

“那張照片的構圖絕對漂亮,快讓我看看吧,求求了!”

“這次直播看的真過癮啊,雖然畫質跟去年前哨站試驗艙登陸的時候一樣,但是畫面裡有人和沒人的區別感覺太大了!”

“對對對,我也這麼覺得,之前前哨站登陸的時候我也感覺很震撼,但遠不如這次三名宇航員一塊登陸的時候震撼。”

“那肯定的,宇航員是人,我們也是人,人類登陸月球的時候當然有代入感了,之前的機器裝置登陸一點也沒有代入感。”

“其實還是有點代入感的,只不過這次太牛批了!”

“是啊,當時看到要載人登月的時候,我都特麼傻了,我以為明年才能實現載人登月,結果說登就登了。”

“我也看傻了,這次的登月根本就不存在我的理解中,我第一次知道登月飛船能這麼用。”

“時代真的變了,這次是咱們沒跟上,看來我得多關注關注航天資訊了。”

“我特麼天天關注航天資訊也不知道這玩意!!”

“繁星,永遠滴神!實用科技,永遠滴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