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月面的前哨站就像機場的塔臺一樣,實時提供距離、速度、角度、飛船姿態的資料,這比飛船自己探測所得到的資訊準確多了。

直播間的人都看傻了。

“還能這麼玩???”

“我長這麼大,今天算是漲見識了。”

“這……登月也太簡單了吧?”

“好傢伙,史上最簡單的登月!”

“月球版的‘我上邊有人’,上邊有人就是好辦事。”

“這明明是‘地上有人’好辦事。”

事實上,何止是普通觀眾覺得震驚,連其他國家的宇航局和航天公司的人一樣感覺震驚。

尤其是聯邦宇航局的人。

就在前兩天,他們剛剛小心翼翼的把進取號登月艙降落下去。

登月艙倒是沒有出什麼問題,但整個過程也堪稱走鋼絲。

畢竟他們面臨的是半陌生的降落點。

降落點有沒有危險的坑洞或岩石需要一邊降落一邊觀察,月球軌道上距離太遠了,探測衛星和軌道艙配備的小望遠鏡根本看不清地面的真實細節,所以登月艙啟動降落程式就代表著大冒險的開始,必須是小心小心再小心。

像幾十年前他們初次載人登月,宇航員操控登月艙向月面降落時,表明計算機過載的警報器突然開始響起。

就是這個警報聲,讓登月艙在下降彈道中多飛了4秒,也就是說實際登陸地點會離計劃向西面偏離好幾公里遠。

而且因為導航計算機出現的若干次異常程式警報,當時的地面指揮中心還面臨著一個關鍵的、一剎那間的抉擇——是否終止登月計劃!

因為當時登月艙上的燃料僅夠進行一次嘗試了。

經過快速的思量,總指揮“憑著直覺”允許宇航員嘗試登月。

當宇航員重新開始注意窗外之後,他們發現自己正處在一塊岩石和一片硬地之間,因為計算機失靈導致他們飛過了預選著陸區,而燃料也很快就要耗盡了,所以宇航員選擇了手動控制登月艙。

登月艙不斷下降,燃料開始耗盡,當登月艙位於月面上空大約9米時,所剩燃料僅夠用30秒鐘了。

還是宇航員在遍佈礫石和隕石坑的月面冷靜而快速地找到一處適合著陸的地方,最終才讓登月艙穩穩地降落在了月球上。

這種與死神搏鬥的感覺,直接讓宇航員冒了一身冷汗。

哪像現在奔月飛船的降落,簡直可以用優雅來形容。

不過他們隨即又想到,自己前兩天的~偷襲還真是一步妙棋,等到明年載人登月的時候,進取號也可以做月面引導。

好啊,太好了!

而不一會的功夫,奔月1號就順利降落在了引導地點,這裡距離前哨站試驗艙只有15米,而且是艙門對著艙門。

之後是兩器互拍,相當漂亮!

要是這時候有輛月球車在旁邊來個合影,那肯定更震撼。

可惜沒有。

正當自由聯邦這邊鬆了一口氣,覺得繁星這次的舉動只是跟風它,所以有地面指引雖然牛批,但也沒有那麼牛批的時候,奔月1號再次點火,一飛沖天。

而看到這裡,宇航局的專家就不是皺眉那麼簡單了,是直接瞪大了眼睛。

他們想到的那個可能!

&ng!他們太瘋狂了!”

“這、這、這,我們還是對超級燃料的認識不夠深刻。”

“怪不得他們會選擇那樣的飛行策略,原來是為了這個。”

航天專家們驚呼著,政客們開始還不知道什麼意思,但聽了解釋之後,他們也驚了。

“這是無恥的偷襲!!!”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