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興學指著桌子上的黑白灰三臺手機興奮說道。

“白色的是未來1,黑色的是未來1Pro,灰色的是未來1ProMax。”

是的,新手機重開了一個系列。

“未來”既可以說那些技術來自李未來……團隊,也可以說那些技術像未來科技一樣先進。

新手機集合了那些未來技術,怎麼也擔得起“跨時代”的稱號了,要是就那麼順暢的從T7過渡到T8,總覺得有點太隨意了,所以T系列還是公司的低價系列。

而且整合了那麼多新技術,光成本就會上升不少,新手機肯定不能照著以前的999、998那麼賣。

哪怕李未來獲得了未來技術,那些技術的成本也沒便宜到那個程度,所以“未來”系列以後就是實用科技公司的旗艦系列了。

不過有了“晶片融合”技術,T系列以後的價效比會更高,而且等技術越來越成熟之後,大概就是一兩年,“未來”系列的未來技術就會下放。

“實用”和“螺絲釘”一直是公司堅持的企業文化。

李未來仔細看了看這三個型號的樣機,並且仔細驗證了各自的跑分和實際執行情況。

三個型號的處理器是第一代智慧融合處理器,基礎晶片是錦雞1100,不過沒有采取粗暴的兩塊疊加方式,而是考慮了成本因素,用了單純提供資料算力和圖形算力的廉價輔助晶片。

且不同型號所採用的輔助晶片型號也不同,構成的最終能力也不一樣。

“未來1”手機的智慧融合處理器跑分是110分,介於狂龍865和狂龍888之間,屬於“第一代1型”。

這個分數是李未來定下的底線。

智慧助手的研發進度還沒有到達100%,但是經過資料計算,李未來發現想要發揮它的能力,手機晶片的運算能力不能少於100分,就是最低也要是狂龍865的水平。

不過865的效能也剛湊合,所以李未來就把底線往上稍微提了提。

而“未來1P”用的第一代2型和“未來1PM”的第一代3型提升就大了,直接到了130分和150分,剛好比平安果的艾13晶片和艾14晶片高那麼一丟丟。

他只負責技術問題,其他的問題就需要他老爹來把關了,也就是怎麼敲定具體配置、怎麼生產、怎麼銷售等等。

雖然那些事不用管,但是他也知道今年的秋季釋出會有好戲看了,這三款新手機的出現對於那些友商來說就相當於三頭鯊魚闖進了沙丁魚群。

尤其是平安果,後兩款手機妥妥的就是衝著它去的。

之後不管怎麼樣,反正就技術方面來說,李未來已經確認沒問題了,真無線充電模組也很好的替換了之前裝在手機裡的模型,只要在“發射器”半徑5米內,手機就能無障礙的充電。

見他滿意,研發總監林興學就鬆了一口氣,然後藉此機會說道:“李顧問,不知道你有沒有考慮過讓現有的電子產品也用上真無線充電技術?”

確認新手機沒問題之後,李未來已經在考慮智慧助手的進度問題了,這時候突然聽到這個,他一愣:‘讓現有的電子產品也用上真無線充電技術?’

說實話,這個問題他還真沒考慮過。

不是他想不到,而是他腦袋裡的先進科技太多了,根本用不著考慮技術的拓展問題。

現在經過提醒,他突然就想到了。

是啊,要給新手機進行真無線充電,他們做了“發射器”和裝進手機內部的“接收器”。

之前的手機內部沒有“接收器”,肯定不能接收隔空發射過來的電能,但所有的手機都有充電口,那麼直接把“接收器”做成單獨的模組插到充電口上不就行了?

並且不限手機,只要有充電口,且可以插拔充電線的電器,都可以直接插上一個“接收器”進行隔空充電!

而看著李未來恍然大悟,林興學也微微點了點頭,知道自己只是提醒,沒有直接說出來是對的。

有些事讓別人自己“想出來”,可比你主動提出來好多了,尤其是那人職位比你高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