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神秘的新型航天器(第2/2頁)
章節報錯
第一代太空梭的尺寸太大,所以是掛在“火箭”外側的,而它尺寸較小,就像載荷一樣正常的包裹在火箭整流罩裡。
再入過程中,追夢者太空梭的再入加速度小於1.5g,可以在大氣層中無動力滑翔距離超過1800km,尾部的兩個斜面穩定舵、豎直尾舵以及減速板可以控制機體的速度、俯仰、偏轉。
它的著陸方式類似小型飛機,不過後面為兩個著陸輪,前面則是支撐滑橇,降落滑行距離約為3000m,能夠在標準的大型民用機場著陸。
對比埃瑪隆的“龍”飛船,明顯是它的著陸方式更多元化。
不過追夢者太空梭和類似的軍用x37b空天戰鬥機等第二代太空梭都在試驗,還沒有正式服役。
第二個路線就厲害了。
它是可以靠自身發動機上天不需要外部助推,可以重複使用的單級入軌太空飛機“冒險之星”……的二分之一縮小比例原型機——x33。
這種太空飛機可以在發射臺上起豎發射,然後在跑道上水平降落。
x33樣機是一款造型優美的三角形空氣動力裝置,機長20米左右,翼展22米左右,高6米左右,發射時重量約為130噸,其中95噸將是液氫和液氧燃料。
它不設任何視窗,也不攜帶宇航員,垂直升空,著陸時則類似於一架自動駕駛飛機。
如果x33研製成功,它將取代火箭和太空梭成為更廉價更安全的航天器
可惜,這架代號為“x33”的技術驗證機並沒有起飛過,最後的進展定格在了95%的零件製造和75%的組裝上。
因為自由聯邦當時的技術並不足以把它造出來,專案最後還是下馬了,為航天愛好者留下了一個大坑。
而現在,貌似又一個大坑出現了。
實用科技影片裡的飛行器也是經典的太空梭配色,加上李未來說“人類終於可以進入下一階段的航天時代了”,這很明顯是在說這玩意就是一架航天飛行器。
而且都到20米的級別了,肯定不是第二代太空梭,這玩意裝不進整流罩裡。
倒是跟x33很像。
難道這是一架新型的單級入軌航天飛行器?
是傳說中的空天飛機?
只是這架飛行器明顯沒有x33那麼臃腫,也就代表著它不可能裝太多的燃料。
而x33飛行器的起飛重量達到了130噸左右,無人駕駛狀態的運載能力為1噸。
假設x33可以改裝為載人航天飛行器,那麼加上各種維生裝置之後,可能也就運載一名航天員。
很顯然,實用科技影片裡的這架“瘦弱”的飛行器裝滿燃料的重量不可能達到130噸,頂多……70噸,那就基本沒什麼運載能力了。
甚至能把自己送到太空軌道都算成功。
可這玩意自己上太空幹什麼,看風景嗎?
還是說實用科技打算搞第一代太空梭的模式,只是尺寸要小很多?
可尺寸這麼小,而且沒有“大肚子”可以裝貨,它的作用應該不大。
又或者真跟x33樣,也是縮小型的技術驗證機,然後等技術驗證透過了就造更大的?
如果能造的更大,裝的燃料肯定就多了,不過要還是這種造型的話,它的運載能力依然會很差。
x33的終極放大版是“冒險之星”空天飛行器,全重達1200噸左右,設計最大運力是24噸,要是實用科技這種造型的1200噸飛行器,估計只能運載十幾噸。
網友們想了很多種可能,有的有道理,有的沒道理。
要拿運載能力說事的話,這玩意功能性很弱,因為繁星有更好的替代品。
直到有人突然靈光一閃。
“如果它的燃料是一種超級燃料呢?”
“你們忘了繁星之前展示的可以飛行超遠距離的導彈和可以單級入軌火箭了嗎?”
“你是說……”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