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跳出吉塞尼裡,說道全世界,這次戰爭裡最大的明星自然就是“蜂群”自爆無人機和軍用動力外骨骼戰甲。

“蜂群”無人機是之前官方放出過訊息,而軍用動力外骨骼戰甲不僅官方放出過訊息,還有大量的民間訊息,可那些訊息多是測試,並沒有什麼實戰資料,這次戰爭才算是真正的實戰!

“漲見識了,這次是真真正正的漲見識了。”

“我也漲見識了,原來仗還能這麼打。”

“你們啊,總是能給我整點新花樣。”

“雖然這次沒有什麼高階的東西出場,比如隱身戰機、戰略轟炸機、彈道導彈之類的,也沒有海軍的事,但這應該算是一次繁星武器盒自由聯邦武器的對比吧?”

咦,你不說我還沒注意,還真是!”

“自由軍用的全是聯邦武器,而政府軍這邊用的大部分是繁星的武器,但起到關鍵作用的絕對是繁星的武器。”

“是啊,蜂群無人機太兇殘了,幾十架無人機嘩啦啦的飛過去,一般的防空系統根本應付不過來。”

“我還記得當初那兩個小國家玩無人機大戰,還有不少人讓咱們國家多注意這方面的技術,我當時都不知道說什麼。”

“我感覺這裡邊還得考慮一些非洲大區的優秀匹配機制,幾十架無人機對於他們來說不可抵擋,但換一個靠譜的隊伍,是不是就可以防住了?”

“沒用的,幾十架不行就幾百架,無非就是多計量發射車的事,而且打完就跑賊刺激。”

“確實,幾百架無人機飛過去,而且還不是那種傻呆呆的‘航模’,是可以編隊和靈活閃躲的智慧無人機,根本防不住。”

“你們玩過使命召喚11搞機戰爭嗎,裡邊就有蜂群無人機,那玩意根本就沒法打,除非你有電磁脈衝武器,直接把無人機的電子元器件爆掉。”

“其實方法還是有的,但技術實現方面都太難了,而電磁脈衝的話,現在只有核爆附帶,不好搞。”

“臥槽,那豈不是無敵了?”

“也不能這麼說,畢竟蜂群無人機的射程也就20公里,而且滯空時間只有兩個小時,如果做不到近距離發射,或者找不到合適的發射時間,很可能就浪費掉了……”

有人注意力都在蜂群無人機上,自然就有人在動力外骨骼上。

跟蜂群無人機不一樣,“蜂群”是官方給的代號,而動力外骨骼卻沒有官方代號,現在跟它名號相關的只有這次使用它進行實戰的“獵豹”特種部隊,所以不少人都用“獵豹戰甲”來稱呼它。

當然,還有不少繁星的網友稱它為“某型軍用動力外骨骼”。

不得不說,這個稱呼還挺標準。

士兵們裝備了這玩意,那火力簡直猛的一批,幾十人就幹衝軍事基地。

哪怕是個非洲的軍事基地,也不是幾十人就能衝的,可偏偏他們衝了,並且還衝成功了。

幾十個人的火力堪比一個團,但是人數又確確實實是幾十個人,想要隱藏的話非常好隱藏,不像一個團那樣難以隱藏。

就像他們進攻基地的時候,自由軍那邊往森林裡突突那麼多子彈,愣是沒有打死一個人,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它們站的比較分散,並且需要掩護的地方小。

要是一個團的人呼啦啦的藏在森林裡,根本就沒有那麼多地方可供隱藏,一交火就會出現傷亡。

所以“幾十人堪比一個團”,這就像是一個……BUG!

這要是全軍普及,那去打外星人都夠了。

不過可惜,在製造技術沒有突破,製造成本沒有便宜到一定階段的時候不可能全軍普及,只能像這次特殊作戰一樣由特種部隊裝備。

或者是簡配之後用在某些特殊的地方。

就像之前人們看到的影片,簡配到極致之後用在邊境巡邏裡,或者在基礎版上安裝各種模組,用在各種警用目的上。

不管之後怎麼用,它的作用已經被大多數人認可了,包括海對面的傢伙。

自由聯邦,大統領會議室。

會議室裡的氣氛比較壓抑,大統領垮起個批臉,下邊的智囊和各部門主管們都在小聲的交換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