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前方高能!”(第2/4頁)
章節報錯
從他醒來之後的所有影片都不是他親自拍的,而是跟三位調查員商量之後由他指揮三位調查員拍攝的。
影片裡未來2PM手機的lo非常……顯眼。
不知道的還以為這是一部未來2系列手機的宣傳片呢。
李未來也看了這個影片,他當然知道這不是手機宣傳片。
事實上未來2系列只是一個開始,未來2手機相容了目前衛星手機的功能,但也僅僅是相容了,並不是升級了。
目前的衛星手機功能還是太單一了。
事實上隨著以高頻段、大容量、高通量為特點的寬頻通訊技術的成熟,透過通訊衛星實現網際網路接入已經成為可能。
甚至海的對面已經在做了。
低軌衛星通訊系統,即衛星距地面高度在5002000公里,系統通常由分佈於若干軌道平面上的衛星構成,衛星形成的覆蓋區域在地面快速移動,軌道週期通常在2個小時左右。
而早期的衛星通訊系統,主要實現資料通訊、廣播業務、電話業務等基本通訊需求,同時應用在航海通訊、應急通訊、軍事通訊和偏遠地區的網路覆蓋等。
衛星通訊作為一種微波通訊,主要利用衛星上的轉發器作為中繼站,轉發無線電波,從而實現地球上的兩個或多個衛星通訊站之間的通訊。因此,衛星通訊可實現遠距離的語音、資料、影象、影片傳輸等業務功能,是遠端通訊的重要手段之一。
同時,這也是全球各國搶佔衛星通訊資源的重要原因之一。
近些年,低軌衛星軌道和頻譜資源競爭愈演愈烈,因為軌道和頻譜就那麼點。
別人佔了,你就沒了!
對於通訊衛星市場來說,軌道和頻譜是通訊衛星能夠正常執行的先決條件,國內外的普遍打法,便是制定規模龐大的低軌衛星系統方案,或者建立衛星通訊系統組網計劃。
現在國外先行一步,他們計劃中的星際鏈路可以像一張大網一樣從低軌道把整顆星球包圍住。
隨著現代行動通訊和電子元器件技術的飛速發展,低軌通訊衛星系統在通話質量、資料傳輸速率和使用成本等方面都有了極大的提高,很小的一顆衛星就可以達到之前需要巨大衛星才能展現的功能。
而伴隨5G通訊的發展,低軌通訊衛星具有距離地面近、通訊時延短、資料傳輸率高等特徵,未來個人移動終端與衛星直連通話、上網都將成真。
在衛星上,自由聯邦的星際鏈路現行了一步,現在已經有2000顆衛星在軌道上了。
要知道,截止目前,全人類共計發射的衛星還不足8200顆。
再把其中損壞、維修、消失的衛星除外,如今在軌正常運營的就剩下2500個左右。
星際鏈路的單顆衛星很小,每顆星鏈衛星就是一塊辦公桌大小的薄板,大約在2.8*1.4米的尺寸,在進入太空軌道後會單側展開10長的太陽能板,看上去就像揚帆起航的小帆船。
每次發射星際鏈路衛星都是一箭60星,它們像疊羅漢一樣,被一層一層有序地安置在整流罩中,共分為兩列,每列30層。
在發射到預定高度後星箭分離,並將衛星一顆顆釋放出來。
不過也正是因為它們比較小,加上科技雖然發展了,但沒有“上天”,所以它們的限制依舊非常大。
它們不能直接連線手機,也不能直接連線電腦,需要“煎鍋”大小的電線作為轉接。
把“煎鍋”放在家裡、汽車上、輪船上,再給它通上電,它就可以提供網路了。
目前它的市場是那些無法聯網通訊的“深山老林”,就是葛英俊測試手機的地方。
當然,主要是國外很多地方地廣人稀,通訊公司又是私營的,專門往“深山老林”里拉專線太賠錢了,所以就有了星際鏈路的市場。
當然,還有海上的輪船和那些專門往無人區鑽的自駕遊觀光客。
只要裝一個“煎鍋”天線,人們就可以利用網路跟外界溝通。
不過星際鏈路目前還幹不過基建完善的大城市,大城市依然是光纖網線的天下。
而在移動裝置方面,絕對是實用科技走在了前列,這次葛英俊和三位調查員的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