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未來可不知道自由聯邦那邊在商量什麼,不過就算知道那也不關他的事,那個級別的事務只能是國家對國家,就算是涉及到一些公司或個人也只是“濺射傷害”。

反正從實際反應來說,“超級東風15”試射之後國際上的聲音就安靜了很多,甚至連預想的“繁星更加邪惡了”之類的訊息都沒有出現。

看來有時候確實得秀一秀肌肉,要不然真會有人不知道國際議會五大長老是什麼存在。

當然,“五老之恥”的撒克遜就算了。

不過正是因為撒克遜從當初的“日不落”到現在連一支航母編隊需要的軍艦都湊不齊,想秀肌肉都秀不了,甚至強行出來秀肌肉反而被別人秀了一臉,所以才成了“五老之恥”。

這個世界最終還是要靠拳頭說話,大拳頭可以放在一邊不用,但不能沒有。

就跟“練武不是為了暴力,是為了讓傻批心平氣和的坐下來聽你講道理”一樣。

在“超級東風15”試射之後,李未來就離開了航天四院,畢竟各方面的基礎研究已經做好了,再怎麼深入利用就是各個機構的事了。

而且這事也讓李未來充分感覺到了國家機器的強大。

本來他計算著高階光刻機和5奈米晶片的量產時間至少要等到5月份了,誰知道4月份就搞定了。

看來國家機器開起來之後不能再用常理來推算。

這也就是李未來沒經歷過“兩彈一星”時代,也領會不了“兩彈一星”精神,要不然他就不會犯這種常識性錯誤了。

當時繁星面對國際上嚴峻的核訛詐形勢和軍備競賽的發展趨勢,為儘快增強國防實力,保衛和平,高層毅然作出發展“兩彈一星”,突破國防尖端技術的戰略決策。

那時候繁星國內的物質技術基礎十分薄弱的,但還是有許多功成名就、才華橫溢的科學家放棄國外優厚的條件回到祖國,許多人也甘當無名英雄,隱姓埋名,默默奉獻,有的甚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他們在極其艱苦的環境中克服了各種難以想象的艱難險阻,也經受住了生命極限的考驗,然後運用有限的科研和試驗手段,依靠科學,頑強拼搏,發憤圖強,銳意創新,突破了一個個技術難關。

現在的技術條件和物質基礎這麼好,甚至最核心、最難以突破的技術已經拿到手了,怎麼可能會慢!

在國家機器的全力運轉之下,只比計劃提前了一個多月都算慢了,主要也是繁星國內很長時間沒有搞這種聯合大工程了,有些生疏。

不過既然現在又開始搞了,等各個系統的熟練與匹配程度上去了,肯定可以在保證安全和質量的前提下更快!

於是李未來也不想著讓實用科技自己搞什麼整體技術升級了,那玩意不是一個公司可以搞定的,反正最後都要普及出去,乾脆就讓科技聯盟直接出手。

它能調動的資源可不是實用科技一家公司能比的。

當然,李未來能這麼玩,那是因為他永遠有更先進的技術。

而且繁星現在處於一個關鍵時刻,不適合玩小打小鬧和遮遮掩掩那一套。

就像很多網友調侃的那樣。

“能給你看這個,說明已經有更好的了!”

“落後技術,可以展示!”

等繁星什麼時候擺脫這一狀態了……呃,那時候實用科技大概也不用小打小鬧和遮遮掩掩了。

現在的話,把“國家機器全力開動”的大變數加進去,估計等到6月份就可以開“未來2”手機的釋出會了,不用等到什麼秋季釋出會。

主要是石墨烯生產線的建立快完成了。

等可以量產石墨烯了,石墨烯電池和石墨烯散熱模組的生產就可以開始了。

而像第二代智慧融合處理器模組現在就可以生產,繁芯國際已經接單了。

根據合同,實用科技可以第一時間讓繁芯國際代工生產它需要的晶片。

至於現在,李未來終於久違的回到了學校,坐到了自己的班級教室之內。

雖然他參與了很多重大專案,在核心技術層的重要程度節節上升,但他現在依然是一名還沒有畢業的大學生。

他7月份畢業,現在都4月中旬了,他需要準備他的畢業設計和畢業論文。

只有完成了這兩項“終極任務”他才能順利畢業。

技術方面的事倒是難不住他,但是他在選擇上卻犯了難。

因為他參與的專案太多了。

雖然他是學自動化的,但憑藉著他參加的那些重大專案,哪怕他的畢業設計和畢業論文跟自動化沒有半毛錢關係,上邊肯定也會給他透過。

只要他不亂寫一氣就沒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