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癱瘓某前線軍用機場要好幾枚,改進之後減少一半就是成功,甚至一枚帶多顆彈頭,一炸一大片。

就像那句“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一樣。

不過這種場景一般是出現在遠端洲際彈道導彈分導式核彈頭再入大氣層時的壯觀進行,東風15的導彈太小了,帶不了多少。

反正在這款新型導彈發射之前猜什麼的都有。

還有一種最離譜的,很多網友看到之後就笑了。

“這人估計是看科幻電影看多了,分不清幻想和現實。”

“哈哈,合理想象是可以的,但請不要強行聯想!”

“之前已經有大佬說了東風15只能飛六七百公里,你這就快一萬公里了,唬誰呢?”

為什麼這麼說呢,是因為這位網友從繁星軍事網給的一個通告開始分析。

那個通告說的是導彈落點的位置,根據經緯度畫了很大一片區域。

一般這種情況都是在某某海域有實彈訓練,發出來讓其他船隻不要駛入,基本都是在沿海海域,六七百公里的東風15要打的話也就在這裡了。

結果這次標註的經緯度一直標到了太平洋,還不是西太平洋,而是東太平洋,距離自由聯邦本土不到2000公里。

也就是距離繁星本土差不多有9000多公里,小一萬公里了。

這位“神通廣大”的網友進行了多方查證,發現這個通告竟然跟直播要發射的新型東風15彈道導彈……連起來了。

正當大多數網友都在彈幕上開始調侃的時候,發射就進入了準備階段。

直播畫面一分為二,一邊的畫面是停在空地上的發射車,旁邊就是大海。

另一邊是指揮中心,裡邊大螢幕上顯示了一張東南沿海的地圖,地圖上大陸邊緣有一個大圓點,是發射車的粗略位置,還有發射車的現場實時畫面,而其他資訊打了碼,不太清楚。

直播裡有畫外音或主持人說道:“此次發射的新型導彈彈頭裡沒有裝戰鬥部,而是裝的訊號發射器和訊號放大器,保證全程訊號清晰。”

“並且還帶了一枚航天火箭監控攝像頭,它也可以提供實時畫面。”

“好了,訊號發射器開啟了,指揮中心那邊的訊號很清晰。”

“現在正在倒計時,3、2、1,好,發射了!”

畫面中的東風15新型導彈拖著長長的白色尾煙飛離發射車,朝著大海的方向飛去。

由於它的速度太快,很快就消失在了畫面裡,不過不要緊,指揮中心大螢幕裡的紅色光點也開始移動,而發射車的畫面也切換成了導彈攝像頭拍攝到的實時畫面。

“ohhhhhhh,起飛了!”

“攝像頭很清晰啊,估計是新火箭上的攝像模組,眾所周知老火箭上的攝像頭都是上古畫質。”

“飛的還真快,實時畫面下邊是蛙島吧,我就說這是從閩州發射的。”

“等等,是不是有什麼地方不對勁?這是飛出地球了?”

“臥槽,真飛出地球了!”

“不懂被瞎喊,射程六七百公里的彈道導彈確實會飛出大氣層,然後再入大氣層獲得更高的速度砸向目標。”

“好傢伙,沒想到看個導彈發射跟看航天火箭發射一樣。”

“咦,你們覺不覺得它的飛行距離已經……超過1000公里了。”

指揮中心大螢幕顯示資料:【1178公里】

“……”

“臥槽!這確定是東風15,而不是東風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