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固體燃料火箭和不對勁(第1/2頁)
章節報錯
其實固體火箭的優點還是很多的。
首先它推力大,巨大!
目前推力最大的液體火箭發動機都是歷史產物了,幾十年前橫空出世,現在早沒了。
一個是人類有史以來製造的推力最大的單燃燒室液體火箭發動機F1,它的海平面推力高達680噸。
另一個則是人類有史以來製造的最大推力火箭發動機RD170,它的海平面推力達到了806噸,甚至後期衍生型號能達到846噸。
據說還有推力1000噸的型號,不過這個屬於“在研”。
可就算是加上這個在研的液體火箭發動機,它們的單機推力還是打不過固體火箭發動機。
因為不管是歷史上太空梭的單臺最大推力1379噸的固體火箭發動機,還是“準備起飛”的鴿王火箭SLS的單臺推力達到1600噸的固體火箭發動機,它們的推力都遠遠超過1000噸!
所以固體火箭非常適合當助推器使用,能給火箭提供強大的起飛推力。
兩臺那樣的固體火箭再加一些液體火箭,推力輕輕鬆鬆上三四千噸,足以把超過一百噸的貨物送上太空。
第二就是固體火箭發射便捷。
固體火箭生產出來就澆築好了燃料,發射前不需要再加註燃料,所以相對於液體發動機來說固體火箭發射時需要做的準備工作很少,可以說支起來就能發射。
因為這種便利性,所以其準備發射的時間就比較短,可以在短時間內發射,適合應急發射衛星和……立即發射導彈。
另外就是它不怎麼挑發射場地,不用到專門的發射場進行發射,不用發射塔架、導流槽、降溫噴淋系統、燃料加註系統等等附加措施,可以車載機動發射和海上發射。
固體火箭特別適合隱蔽設伏的導彈使用,機動性和隱蔽性好,戰場生存能力強,震懾力也強。
同時,固體火箭還可以在水下工作,適合製作潛射導彈。
咳,畢竟火箭和導彈的外形差不多嘛,用了固體燃料就更像了。
而固體火箭的第三項好處就是結構簡單,無需複雜的內部結構,只需要結實的外殼裡面弄好隔熱層以後澆築燃料。
在燃料凝固以後,把燃料中心沿火箭軸向挖出一條通道,然後再給藥柱內部通道雕刻一定的形狀,以便火箭點火後可以大面積快速穩定燃燒形成強大的噴流。
火箭尾部也不是笨重而複雜的發動機,只是一個耐高溫的噴管。
也就是說,整個火箭就是一個發動機。
這種簡單的結構研發起來要比液體發動機簡單得多,所以固體火箭研發成本要比液體火箭發動機低很多。
當然,固體火箭發動機也不是隻有優點,要不然它也不會給超級火箭當助推器了,所以它的缺點也不少。
首先就是它燃燒時間短,比衝也小。
固體發動機推力雖大,但燃燒時間特別短,單級固體火箭工作時間最長的也就2分鐘多一點,對於發射衛星來說是遠遠不夠的。
比如長征五號乙火箭發射近地軌道飛船,一共使用了8分多鐘,而長征五號發射地球同步軌道衛星要30多分鐘。
所以固體火箭發射衛星往往需要多級串聯,三級起步,發射更高的軌道得四級,一級一級的接力才能成功,而液體發動機現在很多都是兩級,多的也就三級。
還有就是固體火箭的推力不可調,燃燒也不太穩定。
一般固體發動機一旦點火,中間不能熄火,也難以調整推力大小,這對於精準控制的太空發射來說是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