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字在一般人或國外記者看來就“微笑”的意思,但是對國內的網路老司機來說含義可就多了。

反正在這個場合下,加上那個睥睨的眼神,不會是什麼友善的意思。

果然,發言人回答的這兩個字就算是回覆了,直接“下一個”。

不過發言人沒有說話,但新聞可不能啥也不寫,可不同的媒體寫出來的東西也不一樣。

《自由聯邦發難,繁星發言人態度輕蔑!》

《自由聯邦發難,繁星發言人態度無奈!》

《自由聯邦發難,繁星發言人態度苦澀!》

對於這樣的報道內容,網友們自然又開始了高強度對線。

而李未來這邊,他已經很久沒有正經上過課了,不過他依舊在學校,只不過出現的地方一直是科大的幾個國家級與繁星科學院級實驗室。

繁星科大畢竟是繁星首屈一指的前沿科學和高新技術大學,很多國家級專案都有直接參與,這次的國外壟斷技術總體攻關工程自然也不例外。

他現在每天在學校忙完還得回工作室忙,忙著製作他的腦電互動頭盔。

開始的時候他想的很美,要做就做那種科幻作品裡的腦電互動頭盔,可以玩神經潛入式虛擬現實“第二世界”遊戲的那種,不過現實告訴他想多了。

以現在的科技水平,也就是他能買到或拿到的零件根本就達不到那個要求,除非他想搞一個汽車那麼大的裝置。

後來他仔細合計了一下,發現做不到那麼全面,無法搞神經潛入,沒辦法玩傳說中的神經虛擬遊戲,但是隻讀取大腦資訊還是可以的,足夠他做“資訊搬運工”了。

他先做了設計,然後能買到的裝置就買,買回來測試達標的就用,不達標的就聯絡國內各大研究所,然後直接從研究所裡獲取前沿裝置。

也就是裡未來工作室成了攻關工程的技術提供商,所以他才有資格聯絡國內的各大研究所,並且各大研究所還很重視他,要不然他根本不可能得到那些零件和裝置。

靠著那些硬體,然後又自己搞定了更難的軟體部分,一臺“大腦資訊複製頭盔”的原型機就被李未來造了出來。

這臺“複製頭盔”的外觀看起來並不美觀,甚至是隻有內層殼沒有外層殼,很多零件和電線就那麼暴露著。

而且李未來也沒用先進的無線傳輸模組,依舊是用了非常非常非常穩定的資料線和電線,它們都連在工作室的工作站電腦上。

在檢查沒問題,模擬執行了幾遍也沒問題之後,他就把頭盔扣在了自己腦袋上,然後把一些生命體徵檢測裝置也連線好,囑咐苿來道:“一旦發現異常情況立刻斷電,明白嗎?”

苿來甜甜的聲音說道:“明白!”

“嗯,那就……開始吧!”

李未來說著就閉上了眼睛。

“嘀,大腦資訊複製頭盔開始工作,請集中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