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六年的研發,我們的隔空無線充電技術已經比較完善……”

是的,前邊的融合技術張口就是五年,這個出來就加了一年。

這麼做就是為了讓人們知道這是實用科技一點一點研究出來的,而不是他幾個月之內突然拿出來的。

技術完善就代表它的侷限性很小,不單單可以為手機充電,還可以為各種可插拔充電頭的裝置進行實時供電或充電。

就像他剛才演示的無線電腦一樣。

之前桌面上存在的亂線一掃而空,強迫症看了都得點贊。

不過有一點不好,那就是大大小小的充電發射器把一個大號插排插滿了,要是小號插排估計得搞兩個。

還有電腦主機箱的後邊,獨立在下邊的電源介面還好,上邊那些擠在一塊的USB和音箱麥克風介面就慘了。

作為桌上型電腦,以前的網線、資料線、音訊線等等只是一根線,只要把介面插進去就可以了,擠一擠也沒啥。

但現在換成了各種“發射器”,那體積可就大了,哪怕實用科技已經儘量做小了,但它們的體積依然有小巧的手機充電器那麼大。

一堆“充電器”插到那裡,沒點本事和設計還真是不夠看。

實用科技的設計是儘量的把介面放在發射器角落裡,這樣一來那個小區域就可以插上四個發射器。

至於其他插不上的,這就得說電腦主機的前瞻性設計了,它不僅後邊有音訊馬克風和USB介面,上邊或前邊也有。

插不了後邊可以插前邊嘛,插哪不是插?

雖然都插上以後讓主機看起來有點張牙舞爪的樣子,跟個刺蝟似的,但無線時代算是降臨了。

而且擺脫了線路的束縛,電腦主機可以非常方便的塞到桌子下邊,只要看不到,那就不影響!

很棒.jpg

發射器有點大,但是接收器就可以做的相對小一點了,比如藍芽滑鼠和手機的接收器,插上去之後的外露部分基本只有指甲蓋大小,哪怕沒有整合在裝置內部也可以方便使用。

而且發射器和接收器不僅僅可以傳輸電能,還可以傳輸超低延遲的影片訊號,就比如臺式電腦顯示器的無線收發裝置,影片延遲已經做到非常小了,用來打電競都沒問題。

事實上之前林興學設想的電腦無線時代還差點意思,因為影片訊號無線傳輸的延遲問題不好解決,他說的電腦只有一體機能實現。

就是網路可以用外接式無線網絡卡,電源就是用無線輸電,影片訊號傳輸什麼的人家內部有專門線路。

但桌上型電腦還得連上一根高畫質影片線。

後來還是李未來在圖書館裡待了三天,然後把影片傳輸延遲的問題給解決了。

“因為時間原因,我們只把這項技術整合到了新手機上,不過為了讓大家儘快的體驗到無線科技的便利性,我們做了外接裝置,好在用起來還算方便。”

“同時我們也歡迎所有廠商來找我們合作,大家一起努力把無線技術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實用科技已經推開了無線時代的大門,帶領人類走上無線時代的高速公路的還要靠大家,我們的目標是讓更多的人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和樂趣!”

李未來的這句話讓不少廠商都鬆了一口氣。

之前他公佈真無線裝置的時候,很多線材生產商都差點嚇死。

這種事消費者肯定會歡呼,但相關產業的從業人員就不一定了,直到李未來發出邀請。

實用科技願意分享技術,示意大家共同發財,而不是斷人財路,那就什麼都好說。

帶領人類走上無線時代高速公路什麼的,只是順便。

如果實用科技真的一意孤行恰獨食,那他們拼死……哦,不,是真的要死了,一隻瀕死掙扎的動物都很危險,就更別說明知必死,然後蓄意搗亂且數量龐大的公司了。

當然,面對核心科技的打擊,並且這個核心科技對國家、對消費者很有用的時候,其實這些廠商的內心也是虛的一批。

好在實用科技大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