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雲環系開始到現在,他們探索的範圍,大到難以想象。

說不定只要他們轉回去告訴雲環系的人類,他們可以透過傳送陣對另一個星系進行探索,就能解決雲環系人類的矛盾。

只是,他們三個人對這種事情,都缺乏一定的興趣和動力。

有什麼比‘探索未知’更有樂趣的事情嗎?

……

僅僅三年,蘇浩就將這個星球上的生命研究透徹。

和他所見到的其他生物,本質組成物質,並沒有太多不同。

只是結構上,和他曾經見過的所有生物,都不相同。

這顆星球上的生物,神經中樞結構竟然長在骨頭夾層中,遍佈全身……

也就是說,這顆星球的生物,可以說沒有大腦,也可以說有大腦。

因為蘇浩並沒有從這些生物的體內,找到類似大腦的結構,所以說它們沒有大腦。

又因為在全身骨頭夾層內,他發現了大量的神經組織,這些神經組織幾乎遍佈全身的骨頭,而所有神經組織都互相連線,並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神經迴圈,擁有著與大腦相同的功能,所以說它們有大腦。

大腦如此分佈,讓這種生物的絕對生存能力變得極強,擁有比集中大腦更多的優勢。

比如:沒有明顯的大腦弱點,任意一個部位受到絕對損害,依然能夠頑強的生存;

比如:身體各個部位協調能力強大,又十分靈活;

再比如:生物軀體成長到十分巨大後,對身體的操控依然靈活迅速,而不會有遲緩……

蘇浩哪裡見過這樣的生物?卻又哪裡想過,會有這樣的生物?

這一次的見識,再次重新整理了他對於生物‘多樣性’的認知。

以前都是依靠彈球空間的‘意識匹配’進行轉生,所轉生的世界,和他所知的本質結構都十分相似,並沒有遇到十分離譜的生物。

所見一切,都還在他的想象範圍之內。

但是宇宙的神奇,真是超乎想象。

當他開始不依靠轉生去探索宇宙的時候,宇宙的多姿多彩,就這樣顯現出來了。

所以說,想不到的事物,並不意味著它不存在。

或許還會存在脫離‘血肉’而存在的生命和文明呢。

蘇浩暗道:“第一次探索就發現了宇宙生命多樣化的星球,真是期待未來更多的發現。”

蘇浩把目光放回這種‘骨層腦’生物身上,思考著一個問題:這種大腦分散到全身的生物,是否能夠進化出智慧意識?

然後他從雲環系又悄然找來幾個人類的意識,進行實驗。

透過實驗,他很快就得出了一個結論:可以誕生智慧意識。

這對蘇浩來說,就是一種全新的腦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