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你相信他會出現?”

“是的!確信!”

“如果他真的失蹤了怎麼辦?”

“我會一直在這裡等,直到他出現!”舒佳的話中透出一種執著和堅定。

“你不怕沒有結果?”

“愛情開始的時候都是沒結果的,所謂的結果,是要經過種種考驗之後才可以達成的……”舒佳的話聽起來更像是一個情感專家,她倒不像是需要別人開解,更像是在開解別人。“我愛他,這就足夠了,只要他能感應到並能做出相應的回應,就足夠了,至於結果,不是我一個人說了算的。即使沒有結果,有這樣一番經歷,我也覺得值得。”

“向哥,你覺得Safe還會出現嗎?”舒佳很想探究向北內心的真實,她試圖去解開自己內心隱藏的某些疑竇。

向北對於這個問題並沒有深究,只是憑心而論地問答:“會!”

“這麼肯定?”

“是的!我相信自己的眼光,我認識的Safe應該不會是一個沒有責任心、沒有擔當、沒有始終的人。”

舒佳對於向北的這個答案並不滿意,她覺得這些還不能解開自己心中的那些疑竇,但她又不能再去深挖。

“向哥,你有愛人嗎?”

舒佳突然轉換的話題讓向北顯得有些無措,他不知道如何應對。對於“愛人”的概念,向北的理解有些複雜,僅僅以“相愛的人”來詮釋他會覺得很單薄,附加“志同道合”,他還是覺得有所欠缺,但是,要讓他一定為之下個定義,他也不能完全說明白。這個問題還讓他自然地想到方紫妍,她算是自己的愛人嗎?

“不知道!”

“不知道?”對於向北的回答舒佳感覺很奇怪。

“是!老實說,我喜歡她,但是不能等同於愛。喜歡可以很單純,不受任何因素的影響,但是,愛不同,需要考慮很多因素。”

“為什麼愛會這麼複雜?”

“呵呵,所以呀,才會有《Sha

ghai 向北》。”向北很想調侃一番,沖淡目前的情緒,但是,他又不是一個調侃的高手,反而使整個氣氛變得更為低沉了。

他們不再對話,也沒有任何眼神的交流,唯有舒佳的頭枕在向北的肩上,一動不動。周遭再次安靜下來,沒有風聲,只有梧桐的細語聲和靜靜流瀉著的那些庭院燈散發的昏黃的光。

Safe的失蹤不只單單影響著舒佳和向北的情緒,更多的影響反應在《Sha

ghai 向北》。

一週多的時間,《Sha

ghai 向北》的音樂都在重複的播放以前準備的曲目,沒有新的音樂本也不算什麼,但是,對於打進熱線的熱心聽眾,顧芸顯得十分語拙,根本找不到合適的詞彙去解釋。這段時間,顧芸的導播做的異常辛苦,這也使她沒法不向向北去訴苦。

“向哥,老這麼著可不成,我都快被那些熱線電話弄瘋了。我不能老這麼著說謊呀。這幫聽眾也是像著了魔似的,拼命想聽Safe的新歌,我是沒轍了。再說了,咱這是情感節目,又不是綜藝節目,幹嗎這幫聽眾蜂擁似的要聽歌呢……”

對於顧芸這種一股腦似的傾訴,向北抱以十分理解的態度,雖然他也能聽出顧芸言辭間的情緒。

“小芸,目前的這種情況只是暫時的,克服一下吧,再等一段時間,如果還是找不到Safe我們再想其它方案吧!”向北的這種安慰方式同時得到了舒佳的響應。聽到兩位節目的核心人物這樣說,顧芸也不好再說什麼,只能苦笑一下,她比誰都希望這種情況只是暫時的,只有這樣,她的導播工作才會輕鬆些。

倪世強對這件事的態度可不像顧芸,他考慮的更多的是節目受影響的程度。這不僅會影響到他的政績,也會影響到整個臺裡的收入。本來,在上海這座城市,電臺節目的競爭就很激烈,論實力他們只是一個二級臺,無法和文廣傳媒下屬的各頻率相抗衡;論財力他們的預算十分有限,上級的撥款只是杯水車薪,根本保障不了電臺的正常運作。還好,兩年前,讓他碰上了向北。

《Sha

ghai 向北》這兩年給電臺帶來了不少好處,單就廣告收入一項就令文廣旗下的眾頻率望其項背。倪世強清楚的記得,去年夏天,文廣曾和電臺的上級單位頻繁接觸,希望透過收購來整合整個滬上的電臺,後來,因為他在上級領導面前誇下海口,這場兼併戰才得以終止。今年,他覺得應該是電臺發力的最好時機,就向上級單位提出改版的方案。也是向北能力過強,改版後的《Sha

ghai 向北》時長拉大了一倍多,向北和團隊硬是將這個時段搞得有聲有色,特別是節目用了Safe的音樂後,收聽率一路攀升,令很多同行眼紅。不過,最令倪世強頭疼的也是Safe。他對向北做法始終持保留態度,但又不忍心打擊向北的積極心。他很清楚,作為電臺,他們對於藝人的管理幾乎沒有經驗,不像鄺少健那麼專業,總擔心會有那麼一天出現突發狀況,沒想到,這一天終究還是沒能躲過。

儘管向北和舒佳一直站在統一戰線上,向他保證,但是,倪世強的心裡依舊覺得不踏實。他不是不相信這兩位核心人物的能力,只是覺得這樣被一名歌手所牽制心有不甘。憑藉他十幾年的市場化運作經驗,他堅持馬上替換Safe。不過,他又不得不考慮向北和舒佳的感受。因此,一方面他表面上同意向北和舒佳的處理意見,另一方面又委託娛樂公司的鄺少健加力為他尋找替代的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