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得出結論後也不糾結於此,而是問起了其他人。

阿平剛開始還回答得有些磕磕絆絆的,但說起種地,他慢慢的就不再緊張了,對種土豆那是如數家珍。

等到了何言信,那就更加自如了。他還把自己當初開始種土豆的心情歷程,跟說書似的,小詞一套一套往外蹦,惹得皇帝那爽朗的笑聲都傳到外頭去。

一旁的大太監:皇上好久沒有這麼開心過了。(欣慰臉)

主要皇帝一聽就知道這人是個懂的,並不是讓手下人動手他自己攬取功勞。踏實又有趣的人誰不喜歡?

何言信說完一個段落,乘熱打鐵,把此次進京給皇帝帶的禮物獻上。

沒錯,他們是帶了東西來的。總收皇帝的也不好對吧,禮尚往來,至於有沒有其他目的?那就不好說了。

由於剛進宮的時候禮盒就被仔細檢查過了,於是小太監小心翼翼的端著上前。

“草民一家自覺皇恩浩蕩,於是便做了這果蔬琉璃皿獻上給皇上,寓意天下萬民都能在您的治理下吃飽喝好。”

這器皿並不大,整體圓形,通身用玻璃所做。外側刻了稻子和麥子做裝飾,中間則是各種果蔬,呈現出溢滿狀態。

是何言信接到入京訊息後,在廠裡花了兩天一夜,耗費了許多精力才做成的。

皇帝宮中自然不缺各式各樣的琉璃,從以前到現在都不缺。可當他看到這器皿還是驚歎了。

因為此物不光是寓意好,造型也格外精巧,還有最重要的是,上邊居然還染了色,乍一眼看過去還以為真的放了果蔬。且色彩錯落有致,不顯雜亂。

經過這幾年的發展,玻璃廠早已不侷限於簡單的生活用具造型,逐漸推出各式擺件,還有小銀鏡。

但染色這一技術是何言信前不久才突破的,還未廣泛運用。

皇帝果然好奇,這是怎麼做到的?

“在植物和礦物上提取天然色素,趁流液未凝固前加入調色。”何言信答道。

琉璃這東西畢竟和民生政務大事無太大幹系,以前還屬於奢侈品一類,所以皇帝沒太在意。即便現在桌上裝著點心的盤子就是何言信廠裡出品,宮裡很多娘娘也用上了更為清晰的銀鏡。

所以在此次交談下他才知道昭州那個玻璃廠的具體存在,也知道了何言信另一重身份。

皇帝:怪不得近幾年下邊的人送上來那麼多琉璃呢,還以為大家都發財了就他窮。

“那這個呢?”他指著盒子裡另外一個東西問道。

另一個東西造型則樸實許多,圓筒狀,除了玻璃外其他材料都是木頭。

“這一物名為望遠鏡,用它可以看到更遠的地方。不過這是草民自個做來玩的,並不外售。”

廠裡並沒有批次生產,何言信只做了一批,完全沒有透露東西的作用出去。

皇帝果然是皇帝,用望遠鏡到門外看了看,回來後又仔細端詳,心中已隱隱約約考慮到東西的重要性。

但目前還不宜討論這事,他要靜下心來仔細想想,於是就讓人把他們送出宮。

皇帝對三人的映像很是不錯,首先從夫妻二人的顏值上看那是賞心悅目,再來他們每個人回話都很是真摯,落落大方,再說人家送禮也送心坎上,送到實處了呀!

他心裡極為熨貼,那賞賜自然就少不了。

等幾人出宮時,身後公公們端著的東西浩浩蕩蕩。

等到了租的院子,為首的公公才開始唱禮,引發了不少圍觀者。

感謝顯夢一直以來的支援呀,謝謝推薦票。

還有我說哪裡不對勁呢,原來是我把標題的兩用成了二,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