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一個大娘賣的菜種類又多些,大白菜、韭黃、白蘿蔔、黃豆芽……

看來是家裡搭了火室。

火室類似於現代的溫室大棚,專種反季節蔬菜。

宋葉箐每種蔬菜都要了幾斤,直接把這攤位給搬空了。

直接去買了個麻布口袋裝,耐壓的放最底下,豆芽那些就放籃子裡。

“小娘子家中是要做席面嗎?”那賣菜的大娘問了一聲。

宋葉箐:不是,只是這裡蔬菜種類多,她想買上些囤起來而已。

但不能這麼跟人家說,於是她只管點頭:“對。”

“小娘子,來瞧瞧我家的勃荷,可好著呢!”

“我這也有,比別人家的都水靈,來瞧我的。”

旁邊的人看她買的多,紛紛叫賣起來,還拿起菜在手上向她展示。

宋葉箐過去。原來勃荷就是薄荷,倒是可以買點炒雞蛋吃。

於是又買了些勃荷,幹蠶豆之類的。

何言信早就把孩子放下了,揹著麻袋。

兩人分別牽著孩子,又去了肉鋪那。

最後買了一堆,顯然,宋葉箐一個人是拿不回去的。

繁榮就代表著到處都是人,所以想把菜裝回空間都不行,何言信只好把他們送回去再出門。

孩子也牽不了,放他們自己走路,幾人回小院。

臨要出門,宋葉箐又叫住何言信。

“除了米,你再買十斤麵粉吧,我今晚做饅頭去路上吃。”

這裡的麵粉不像現代的又白又細膩,做出來饅頭也不招人眼,挺合適當乾糧的。

“雜糧就不用買了。”她原本是想做雜糧雞蛋餅,但想想還是算了。

做這個得先把雜糧蒸熟,再搗成糊狀放上雞蛋佐料那些,最後弄成餅在鍋裡放油煎幹。

這油嘰嘰的又麻煩,倒不如做饅頭,再弄點肉醬,既好吃又方便。

“行。”確定沒了下文,何言信才離開。

把兩個孩子哄著睡了午覺,宋葉箐才去忙自己的。

這小院沒有井,只在廚房外擺了個大缸。掀開木頭蓋子,裡邊是滿的。

她拿盆出來洗肉,打算先做肉醬。